疖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此事让杨玉环搭上性命,多少能证明她和安禄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如何治好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202013.html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由安禄山与史思明向唐朝发动的战争,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从年至年,唐朝花了8年时间才将这场战争平息下去。战争暴发当然有着其综合因素,但他与唐玄宗本人有着直接的关系,也能给人们留下很多启示,而作为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它多少能证明杨玉环和安禄山没啥特殊关系,古代女子的肚兜也并非是她发明的。

和平不但能让人玩物丧志,也能使人耳根子变硬

唐玄宗与杨玉环

《旧唐书》中说,听到安禄山叛乱爆发,唐廷一片动荡惧怕。天下太平的日子太长了,人们不知道怎么去打仗了。天下承平日久,人不知战,闻其兵起,朝廷震惊。没打呢,从气势上就输给了别人,这说决定了安禄山的*队没有谁不是以一当百,朝廷*队碰上必然会吃败仗。

在这里,和平把人养得很“蠢”了,唐玄宗甚至对此没有任何察觉。此前,杨国忠多次对他说安禄山一定会叛乱。他也曾派人去侦察,但去的人接受了安禄山的贿赂,回来后大讲安禄山忠心耿耿,他对此坚信不移。

杨国忠没办法,又对唐玄宗说:“您召安禄山进京,他一定不会来。”唐玄宗下诏,但安禄山却来了。这让唐玄宗觉得杨国忠是因为和安禄山有矛盾才这么说的,也就是我们今天一些人说的“将相不和”。其实,这两个人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也根本谈不上什么将和相,不过都是杨玉环石榴裙上的两条相互争斗的虫而已。但唐玄宗对起视而不见,他的心里只有杨玉环、只有胡旋舞,而安禄山叛乱这件事却被杨国忠不幸言中。

公元年,安禄山到华清宫拜见唐玄宗,哭着说:“我少数民族,不识汉字,皇上越级提拔我,以致杨国忠想要杀我。”唐玄宗不但信了,而且对安禄山升官加爵,让他体体面面地回到工作岗位上去了。为什么呢?安禄山会跳胡旋舞,是杨玉环的干儿子呀。此后,只要有人说安禄山要造反,唐玄宗一定然而,到了公元年,唐玄宗又召安禄山进京,安禄山推说生病没有来;唐玄宗给安禄山的大儿子安庆宗赐婚,命令安禄山出席观礼,安禄山又推辞了。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耳根子坚硬的唐玄宗脑子也转不过弯了,除了每天仍然让七百多人给杨玉环做衣服,把岭南荔枝快马快速运到长安外,为了讨好杨玉环,他甚至想让安禄山当宰相,把诏书都要写好了。杨国忠得知此事立即劝阻:“安禄山虽有*功,但他目不识丁,怎能当宰相。如果发下制书,恐怕四夷皆轻视朝廷。”唐玄宗这才作罢。

为什么呢?词曲写多了,音乐听多了,还有好多的胡旋舞没跳呢,还期待着在杨玉环那里一展才华,脑子已经不清楚了。而那头的安禄山干什么呢?他一身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奏请没有得不到唐玄宗不答应的,他早就暗地准备叛乱,在范阳州城北边筑起了雄武城,表面上看来是防御侵略,实际上是储藏兵器、粮食做坚守范阳的部署。战马已经要马厩里急不可耐了。

唐玄宗

此事多少能证明杨玉环和安禄山没啥特殊关系,肚兜也非她的发明

公元年12月16日,安禄山发动属下唐兵以及同罗、奚、契丹、室韦共15万人,号称20万,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叛*很快控制了河北,到达今包头与太原一带,太原以及东受降城(内蒙古托克托南,包头为中受降城)的人奏报安禄山造反,但唐玄宗仍然认为是厌恶安禄山的人编造的假话,没有相信。而造反的把安禄山矛头直接指向杨玉环的裙带关系杨国忠,这多少能证明杨玉环和安禄山没啥特殊关系,但中国古代的史籍记载并不是这样的。

其理由是,司马光综合了许多史料,在《资治通鉴》里说:“自是禄山出入宫掖不禁,或与贵妃对食,或通宵不出,颇有丑声闻于外,上亦不疑也。”而为《资治通鉴》作注的元朝人胡三省,也说唐玄宗如此对待安禄山,连老婆与人家不清不白的关系都不怀疑,如此昏庸,真可谓“殆天夺之魄也”,意思是上天夺了唐玄宗的*魄。《唐史演义》中也说,安禄山甚至将杨玉环抓伤,杨玉环怕唐玄宗瞧破,遂作出一个诃子来,笼罩胸前。由此,后宫女子纷纷效仿她,这块遮住胸的丝绸即变成了女子的肚兜。

这些事吧怎么说呢?要找到“标准答案”实在是太难。就当时的情况而言,杨玉环已经是实际上的“皇后”了,而这种事情也不可能一点风声都不走漏,唐玄宗不可能不知道。唐代正史里也是没有涉及这一点的。事情过去了那么多年,司马光搜集的那些史料也不过一些野史而已。更何况,杨玉环在这件事情里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被赐死了。

甚至,有人说,安禄山是为了彻底得到杨玉环才发动了叛乱,而这就像肚兜是她的发明一样不靠谱。事实上,人们不难从唐代的史籍中看出,当时肥胖异常的安禄山,已经是一个病得不轻的人了。视力渐渐模糊不说,又常年长疮疖,热*不得外泄,致使浑身长满块状*疮。《旧唐书》:“禄山以体肥,长带疮。及造逆后而眼渐昏,至是不见物。又著疽疾。”这种病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得的。

杨玉环

总是弄欢天喜地也不是个事情,别忘了把*队拉出来练练

安禄山

在读唐史时,人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即安禄山弄些小偷小摸的事情还可以,年少时和史明思一起出去抓一两个俘虏来还行,后来什么也都干不成了。《旧唐书》中说,他过于肥胖不能打仗,前后十多次诱骗契丹人,设宴款待时在酒里放入麻醉草药莨菪子,预先挖好土坑,等到契丹人昏迷了,砍下头来就埋掉,都在不知不觉中送命,每次几十人。

公元年,他统率河东等镇兵马五六万,号称十五万人,讨伐契丹。队伍离开平卢(治今辽宁朝阳)一千多里,开到了土护真河,就是北*河(清朝以前,*河今内蒙古磴口县以下分为南北二支,北支约今乌加河)。又加快速度日行三百里,猛然间开到了契丹统帅的*帐跟前。但却碰到了大雨,而且一连下了很长时间,*队弓箭都被浸湿,拉不开了。此时,经过长途跋涉疲惫不堪将士受到了契丹人的夹击,安禄山的*队几乎伤亡殆尽。安禄山本人也被射中一箭,射断了头上的玉簪,带着手下二十多人跑上山头,掉进了一个坑洞。

然而,正是这个只知道一味冒进,却跑不利索掉进洞里的人领了十来万人马叛乱,把唐廷吓得招架不住了,迅速召集是由集市商贩组成的宫廷警卫部队,并打开皇家仓库拿出绫罗绸缎召募兵卒六万人,会拿枪和不会拿枪的在这里都被用上了。随后,任命高仙芝、封常清等人为大将抵抗。

高仙芝、封常清什么人呀?大唐名将,对付一下安禄山这种小毛当然不成问题的。但手下的兵不争气呀,吃了几场败仗,高仙芝、封常清只好退守退守潼关。这时的唐玄宗一失平时玩音乐跳胡旋舞的文雅,肝火变得极其正旺盛,还真以为是将领指挥不力,他那些由商贩组成的*队是战无不胜的,安禄山叛乱依旧是指日可平的,就想耍弄一个皇帝的威风了。

怎么办呢?养这些人干啥,把高仙芝、封常清拖出去斩了。唐玄宗个人的命运因为斩杀这两位将领彻底崩盘,镇守潼关的20万*队也在他利令智昏的出关作战催促之下,一败涂地。

遥想当年,唐太宗几乎只用李靖精锐就可以让突厥灭国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唐玄宗的事情告诉人们,听歌跳舞的时候也得把*队拉出来练练,总是弄欢天喜地也不是个事儿。这正是为唐的高度繁荣起过重大作用,但也给唐朝人民带来巨大灾难的唐玄宗。

安史之乱时,逃到成都的唐玄宗曾与给事中裴士淹谈论宰相。他提到当时被肃宗委以平叛重任的房琯,道:“房琯平定不了叛乱。如果姚崇尚在,叛乱早就平定了。宋璟则是沽名卖直之人。”而后又对所有宰相一一点评。当提到李林甫时,唐玄宗说:“李林甫妒贤嫉能,无人能比。”裴士淹趁机道:“陛下既然知道,为什么还要让他当这么久的宰相?”唐玄宗默然不语。

这就是有名的“玄宗论相”,被记载在了《旧唐书·李林甫传》里。历史在这里没说话,唐玄宗也不说了,为什么呢?说出来都是痛啊。而这与杨玉环的那点事儿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呢?(文/路生)

高仙芝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欢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