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意为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
这个时候气温明显升高,频繁降雨,闷热潮湿,正是不少病菌滋生的温床;而且,雨后气温下降,容易导致感冒;同时,人体的脾胃消化功能也会减弱,易出现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症状,还时常伴有精神萎靡、嗜睡、身体乏力。
小满时节人体生理也达到最旺盛的状态,人最容易产生内热,再加上外界气温高,内外热交加,人体很容易出现便秘、口腔溃疡、咽痛等上火症状。
所以,小满节气的养生重点为“清心泻火,防热除湿”。顺应时节巧养生!
天气炎热出汗较多,会造成心血不足,出现心悸、心慌、失眠和多梦等症状。所以,这个时候要注意养心血。
养心血
1、养心膏(龙眼肉+大枣)
龙眼肉能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大枣可健脾益气,两者搭配有养血安神的作用。
取克去皮去核的龙眼肉和克去核后切碎的大枣,加适量水熬成膏。放凉后可储存在冰箱里,半个月内吃完。
2、安神膏(龙眼肉+大枣+酸枣仁)
如果失眠、多梦较为严重,可以在养心膏的基础上,再加一味酸枣仁。酸枣仁可养心补肝、宁心安神。
取龙眼肉克、大枣克和打碎后的酸枣仁克,三者加水熬制成膏即可。
3、踢毽子
踢毽子对活动关节、加强韧带、发展灵敏度和平衡度有很好的作用,也能达到养心血的目的。
这段时间气温高、雨水多,自然界中热气和湿气混杂,湿热之邪当令。天气热,热邪易伤及心的阴液。所以,养生要健脾胃、清心火。
健脾胃、清心火
1、喝代茶饮(芦根竹叶饮)
芦根可以固护脾胃、生津止渴和利尿除烦,竹叶卷心具有着清心热的作用。
芦根取5克,竹叶卷心取5片,二者泡水作为代茶饮,可以健脾胃、清心火。
2、睡好午觉
夏天,自然界中的阳气在逐渐地减少,阴气在逐渐地增多。睡午觉有助于气血回归到心经,可养心阳、敛心气、除心烦。
小满节气如何顺时养生
1.起居养生
小满时节,正值五月下旬,气温逐渐增高,毛孔开放,机体易受风寒湿邪侵袭。若露天乘冷过夜,或饮冷无度,易致暑热与风寒之邪乘虚而入,引发风湿症、湿性皮肤病。因此,古人提出保养阳气,避免贪凉阴冷,乘凉时盖好腹部防止受寒。
另外,夏天昼长夜短,且夜温较高,影响睡眠,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因此,小满应该顺应夏季阳消阴长的规律,早起晚睡,建议每天保证7小时睡眠,尽量在晚11点前入睡,以保持充沛精力。
2.饮食养生
小满时节,人体的生理活动处于最旺盛的时期。所以,此时应少吃油腻厚味、油煎的食物,避免过量进食生冷食物,每餐进食量不宜过大,建议以少量多餐为原则。
饮食上推荐清心泻火、解*的苦味食物,如苦瓜、苦菊、苦菜等。其中,苦菜是小满时节传统食物,苦菜可清热、凉血、解*,对疖肿、便秘、感冒等有预防及调理作用。
苦瓜排骨汤
:鲜苦瓜4个,猪排骨克。
:鲜苦瓜去瓤、洗净、切块,猪排骨洗净切块,并加入作料放入沸水锅中,再用文火煲30分钟即可。
小满也是湿性皮肤病高发期,饮食调养宜以清爽清淡的素食为主,常吃清利湿热、养阴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仁、绿豆、黑木耳等。
3.情志养生
小满时节,风火相煸,易烦躁不安。此时更要调适心情,保持平和心态,避免焦虑烦躁,防止情绪剧烈波动而引发高血压、脑血管意外等心脑血管病。常言道“心静自然凉”,适量多去户外散步、参与下棋、书法、茶道、钓鱼等养心文娱活动。也可在清晨散步、慢跑、打太极。建议饭后一小时再运动,不可空腹剧烈运动,运动量不宜过大,避免大汗淋漓,伤阴也伤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