疖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艾灸祛病养生的这8大机理和3个阶段,才是 [复制链接]

1#
山东白癜风医院 http://www.xxzywj.com/m/

千百年来,传统医学之理论和临床实践,始终贯彻着“治未病”的养生思想。早在《内经》:“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后世医籍,也常能看到防重于治之记载。

灸法养生,不但简便易行,为人们所喜爱,更主要的是效果卓著。《内经》有云:“灸则强食生肉”;“阴阳皆虚,火自当之”;“陷下则灸之”。宋窦材《扁鹊心书》:“人至晚年阳气衰,故手足不能温,下元虚惫,动作艰难,盖人有一息气在,则不死,气者阳所生也。故阳气尽则心死。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关、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矣”。

艾灸,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炷、艾条为主,熏烤人体的穴位以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自然疗法。艾灸是中医学中的一种防病治病、养生延寿的简单易行而又切实有效的方法。灸法在我国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其治疗效果已为无数临床实践所证实。现阶段认为灸疗作用机制与以下8个方面有关:

一、局部刺激

灸疗是一种在人体基本特定部位通过艾火刺激以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治疗方法,其机制首先与局部火的温热刺激有关。正是这种温热刺激,使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增强局部的血液循环与淋巴循环,缓解和消除平滑肌痉挛,使局部的皮肤组织代谢能力加强,促进炎症、粘连、渗出物、血肿等病理产物消散吸收;还可引起大脑皮质抑制性物质的扩散,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发挥镇静、镇痛作用;同时温热作用还能促进药物的吸收。

二、经络调节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重要内容,也是灸疗的理论基础。人是一个整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是互相协调的,这种相互协调关系,主要是靠经络的调节作用实现的。现代研究表明经络腧穴具有三大特点:

1、经络腧穴对药物具有外敏性即用同样艾灸方法选择一定的腧穴与一般的体表点,其作用是明显不同的。

2、经络腧穴对药物作用的放大性经络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体表循行路线,而是多层次、多功能、多形态的调控系统。在穴位上施灸时,影响其多层次的生理功能,在这种循环感应过程中,它们之间产生相互激发、相互协同、作用叠加的结果,导致了生理上的放大效应。

3、经络腧穴对药物的储存性腧穴具有储存药物的作用,药物的理化作用较长时间停留在腧穴或释放到全身,产生整体调节作用,使疾病得以治愈。

三、调节免疫

许多实验都证实灸疗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灸疗的许多治疗作用也是通过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实现的,这种作用具有双向调节的特性,即低者可以使之升高,高者可以使之降低,并且在病理状态下,这种调节作用更明显。

四、温经散寒

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有赖于气血的作用,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血气在经脉中流行,完全是由于“气”的推送。各种原因,如“寒则气收,热则气疾”等,都可影响血气的流行,变生百病。而气温则血滑,气寒则血涩,也就是说,气血的运行有遇温则散,遇寒则凝的特点。所以朱丹溪说:“血见热则行,见寒则凝”。因此,凡是一切气血凝涩,没有热象的疾病,都可用温气的方法来进行治疗。《灵枢·刺节真邪》篇中说:“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灵枢·禁服》亦云:“陷下者,脉血结于中,血寒,故宜灸之”。灸法正是应用其温热刺激,起到温经通痹的作用。通过热灸对经络穴位的温热性刺激,可以温经散寒,加强机体气血运行,达到临床治疗目的。所以灸法可用于血寒运行不畅,留滞凝涩引起的痹证、腹泻等疾病,效果甚为显著。

五、行气通络

经络分布于人体各部,内联脏腑,外布体表肌肉、骨骼等组织。正常的机体,气血在经络中周流不息,循序运行,如果由于风、寒、暑、湿、燥、火等外因的侵袭,人体或局部气血凝滞,经络受阻,即可出现肿胀疼痛等症状和一系列功能障碍,此时,灸治一定的穴位,可以起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平衡机能的作用,临床上可用于疮疡疖肿、冻伤、癃闭、不孕症、扭挫伤等,尤以外科、伤科应用较多。

六、扶阳固脱

人生赖阳气为根本,得其所则人寿,失其所则人夭,故阳病则阴盛,阴盛则为寒、为厥,或元气虚陷,脉微欲脱,当此之时,正如《素问·厥论》所云:“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阳气衰微则阴气独盛,阳气不通于手足,则手足逆冷。凡大病危疾,阳气衰微,阴阳离决等症,用大炷重灸,能祛除阴寒,回阳救脱。此为其他穴位刺激疗法所不及。宋代《针灸资生经》也提到:“凡溺死,一宿尚可救,解死人衣,灸脐中即活”。《伤寒论》指出:“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下利,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无脉者,灸之”。说明凡出现呕吐、下利、手足厥冷,脉弱等阳气虚脱的重危患者,如用大艾炷重灸关元、神阙等穴,由于艾叶有纯阳的性质,再加上火本属阳,两阳相得,往往可以起到扶阳固脱,回阳救逆,挽救垂危之疾的作用,在临床上常用于中风脱症、急性腹痛吐泻、痢疾等急症的急救。

七、升阳举陷

由于阳气虚弱不固等原因可致上虚下实,气虚下陷,出现脱肛、阴挺、久泄久痢、崩漏、滑胎等,《灵枢·经脉》篇云:“陷下则灸之”,故气虚下陷,脏器下垂之症多用灸疗。关于陷下一症,脾胃学说创始者李东垣还认为“陷下者,皮毛不任风寒”,“天地间无他,唯阴阳二者而已,阳在外在上,阴在内在下,今言下陷者,阳气陷入阴气之中,是阴反居其上而复其阳,脉证俱见在外者,则灸之”。因此,灸疗不仅可以起到益气温阳,升阳举陷,安胎固经等作用,对卫阳不固、腠理疏松者,亦有效果。使机体功能恢复正常。如脱肛、阴挺、久泄等病,可用灸百会穴来提升阳气,以“推而上之”,又如《类经图翼》云:“洞泄寒中脱肛者,灸水分百壮”。总之,这也是灸法的独特作用之一。

八、拔毒泄热

历代有不少医家提出热证禁灸的问题,如《圣济总录》指出:“若夫阳病灸之,则为大逆”;近代不少针灸教材亦把热证定为禁灸之列。但古今医家对此有不同见解。在古代文献中亦有“热可用灸”的记载,灸法治疗痈疽,就首见于《黄帝内经》,历代医籍均将灸法作为本病证的一个重要治法。唐代《备急千金要方》进一步指出灸法对脏腑实热有宣泄的作用,该书很多处还对热毒蕴结所致的痈疽及阴虚内热证的灸治作了论述,如载:“小肠热满,灸阴都,随年壮”,又如“肠痈屈两肘,正灸肘尖锐骨各百壮,则下脓血,即差”。“消渴,口干不可忍者,灸小肠俞百壮,横三间寸灸之”。金元医家朱丹溪认为热证用灸乃“从治”之意;《医学入门》则阐明热症用灸的机理:“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医宗金鉴·痈疽灸法篇》指出:“痈疽初起七日内,开结拔毒灸最宜,不痛灸至痛方止,疮痛灸至不痛时”。总之,灸法能以热引热,使热外出。灸能散寒,又能清热,表明对机体原来的功能状态起双向调节作用。特别是随着灸增多和临床范围的扩大,这一作用日益为人们所认识。

讲起艾灸,大家可能都有所耳闻,但是,真正接触到艾灸的人却不多。艾灸是中国中医治疗的一种手段,其治疗的范围是广泛的,而且治疗的效果也是十分明显的。所以,在西医如此强占市场的现实下,艾灸一直有自己的地位,充分证明了中医的重要性。对于保健养生,艾灸虽有这8大机理,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也有一个调理的过程,我们总体来说将其分为三个阶段,那么,到底在施灸的过程中,会经历哪三个阶段呢?

1、施灸的初级阶段

艾灸在治疗时,本身就是因为一个通过身体的反应来进行一个热感的传递的过程,也就是说,这种热感下,也会在你的身体的局部的地方上起到发散后,进入到全身的状态中。你会慢慢的感觉到施灸后身体的轻微变化。

2、施灸的中级阶段

当你的身体已经有了一些疾病的特点后,也可以通过这些酸麻或者是发胀,以及发痛的过程等来让艾灸进行一些针对性的治疗的。实际上,当把艾灸作用在你发病的这些局部的地方后,就会给予针对性的重视,从而加上理性的分析后,就会让疾病得到有效的治疗的。

在这个过程下,身体的热量的传递,还是存在的。而且在特定的区域里,还会在艾灸的作用下有一种跳动的感觉,也会让有病的地方有冒泡的现象,这种的均属于正常的艾灸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通常也会出现酸胀麻等灸感,有些病症的地方还会出现略微加重的现象,这些都是身体在调节的现象,是一件好事。一般来说,慢性病人要用到的艾灸的时间可能会更长,周期也更长。而病症轻的人,则可能时间相当短,几天,就完全用艾灸治疗好了。

3、施灸的高级阶段

当在这个阶段下进行的艾灸,就会让你的症状有一个消失的状态。但是,还是会有一些小小的局部的地方会有经络的跳动。所以,热力也会出现,以及传递的速度也变得相当快。

甚至几分钟后,就会让全身受热。而过几分钟后,又让身体完全清凉。高级阶段下的艾灸,其身体的热力的传递过程是相当有会阴有规律的跳动的,让病患者会有一种自发式的腹式的呼吸,也会让全身达到清凉的过程。

这个时候,如果你闭眼的话,会感觉到你来到了森林里,或者是流水中等的感觉,这证明艾灸起到了极好的作用。

艾灸的治疗手段是中医里常见到的一种治疗手段,但是有好些人因为认知不足,对艾灸存在着误区,或者是担心和害怕,才会让艾灸变得越来越少人使用了。其实,要发扬中医,就要让艾灸正确进入到每一个人的认知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