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来看一张有关野草的图片,它在乡间地头、路旁随处可见。
这野草我们那叫它筷子草,因为它长得比较直,茎杆大小跟筷子还真差不多,于是,就有这形象的说法。
它刚刚冒出地面时,嫩嫩的,我们常还采来喂猪。等到它约半米来高的时候,我们就把它一捆一捆地扯来踩进水田里作肥料。
近期,在网上一搜,我才知道,它的本名应该叫做小飞蓬,别名小蓬草、加拿大蓬、小白酒草、祁州一枝蒿。唉,就是没有叫筷子草的。再细细搜索,打死我都不相信,它还能入药。药用时,它又有了一些新的别名:破布艾、鱼胆草、竹叶艾、臭艾、小山艾。药用价值似乎不菲:“清热利湿,散瘀消肿。肠炎,痢疾,传染性肝炎,胆囊炎;外用治牛皮癣,跌打损伤,疮疖肿毒,风湿骨痛,外伤出血;鲜叶捣汁治中耳炎,眼结膜炎。”
还真是长见识了,今后见到它,对它还得有一份敬意才是。
(图片源自网络,感谢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