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发病的原因 https://m-mip.39.net/nk/mipso_5924222.html最近天气越来越冷了,很多地区的气温已经跌进个位数。很多家长都开始担心宝宝着凉,该怎么给宝宝添衣服也成了许多新手爸妈的难题。
前两天办公室的一个宝妈还在吐槽:家里的老人总说孩子小手冷,多穿点才行,就急着里三层外三层地给宝宝穿衣。自己看着小小的身体被裹的跟熊似的,走路感觉都走不了,真是心疼!
老人之所以爱给宝宝添衣服,是因为大多数人有一个观念:穿少了容易冻病,穿多一点又不会生病,还能防患于未然。
然而,科学和事实都证明,穿多了也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今天,就在和大家聊聊孩子穿衣的那些事儿吧。
1
穿衣过多的危害
1捂热综合症
宝宝穿太多也会生病,其中有一种就是“捂热综合症”。
捂热综合征,就是指穿太多、盖太多、捂太久而出现的一些毛病,最容易发生在年龄小的宝宝身上。
宝宝被裹在厚厚的衣服里,产生的热量散不出去,衣服里的温度会越来越高。
和冷环境一样,宝宝由于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同样也难以适应热环境。长久的高温就会使宝宝出现高热、脱水、缺氧、抽搐昏迷,甚至呼吸、循环衰竭。
这样的报道每年都有很多。
图片来源:网络
捂热综合征多发于1岁以内的婴儿,其病死率高达18.3%,即便存活,有部分患儿出现明显神经系统后遗症、继发性癫痫,严重的甚至会脑瘫、失明。
2皮肤问题
本来按理说,炎热的夏天才是长痱子的季节,但令人意外的是,每年秋天居然也有不少孩子脖子上背上长满了痱子,这同样是穿衣过多引起的弊端。
孩子们好动多汗,如果不注意及时减衣,必然闷出一身汗,当汗管堵塞,皮肤透气差时,各种皮肤疾病就出现了。
此外,毛囊炎、脓疱疮、疖子等皮肤疾病也直接或间接的与汗液储留有关联。
虽说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皮肤疾病会影响宝宝的体感舒适,爸爸妈妈看着也很难受啊!
2
如何判断宝宝冷热?
有家长会根据宝宝手脚的冷暖来判断,事实上这种方式是不准确的。
宝宝血液循环发育尚未完全,四肢末梢的微小血管还非常细幼,导致手脚体表温度偏低,摸起来就总是微凉的了。
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手脚偏凉不代表孩子身上冷。
而正确判断冷热的方式,是用手摸孩子的后背或脖子判断宝宝的冷暖:
若摸着宝宝的后背暖暖的且不出汗,则说明衣服厚薄刚刚好。
若宝宝后背已出汗,说明衣服穿的有点多。
若后背微微发凉,就说明穿的有点少,需要加衣服。
通常,1岁以内的宝宝比大人多穿一件薄衣服就好,1~3岁宝宝,和大人穿的一样就可以,3岁以上的孩子完全可以表达冷暖,这时候听从孩子的意愿就可以啦。
此外,还可以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或胃口,例如脸是否涨红、精神是否比较躁动,或者食欲不佳等,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则可能说明孩子穿太多了。
3
秋冬季节宝宝穿衣指南
一、采用洋葱式穿衣法
洋葱穿衣法,指的是像洋葱一样,多层穿搭,内层可以选择材质柔软、透气且排汗功能良好的纯棉衣物,中层衣物保暖,最外层防水防风,根据环境温度因素变化,可以一层一层加衣或者脱衣,需要时,可搭配帽子,袜子,手套,围巾等小套件。
这样穿衣服,不仅暖和,几层薄衣服叠加,中间能形成隔绝冷空气的空间,比穿厚衣服更暖,还能灵活增减衣服,气温一变,更方便宝妈们给宝宝们增减衣服。
二、时刻保护好肚子,脚丫子
?宝宝的小肚子要是受凉了,就可能会伤害到宝宝脆弱还在发育中的脾胃,导致腹泻、呕吐等症状,因此宝宝的小肚子是一定不能冻到的,那些明显短了的衣服就不要给宝宝穿了。
?脚部神经末梢非常丰富,寒从脚起,脚部对于外界的温度变化是很敏感的,宝宝更是如此,如果宝宝的小脚丫受了凉,那么全身都很难暖起来,秋冬季要给宝宝穿上袜子和长裤,保护好宝宝的小脚丫,袜子要勤换,一旦袜子湿了,一定要及时换掉,保持小脚丫干爽。
三、出汗别立马脱衣服
宝宝玩累了,出汗了,很多家长就把衣服脱了,这是非常不对的做法。
宝宝出汗就脱衣服,容易着凉,导致感冒。建议最好别脱太多,回家等汗没了,身上不出汗了再换,家里的温度最好适宜,也可以先把宝宝捂热了。
以上所说的穿衣准则,妈妈们要当做一个参考来看待,因为每个宝宝的体质不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都有差异。
妈妈们要从宝宝的实际需求出发,灵活应用穿衣准则,这样就不会再让宝宝捂着或者冻着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