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花竟巧,九子粽争新,又到了一年阳气至盛的时段——端午时节。端午节在中国是属于传统节日到,而且端午节对我们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节日,主要是有历史的典故在,让我们去悼念的一种方式。每个地区都是有自己的说法所以在习俗上也会有所不同,但是基本都会有赛龙舟、包粽子、挂艾草和喝雄*酒。在端午节之后的时间,天气会慢慢地开始炎热起来,此时节高温湿热,*虫滋生,人们食欲下降,湿气加重,易使人情绪烦躁。
避*祛邪,防虫防晒
俗话说“端午至,五*出”,相信很多人听到这句俗语之后,都会产生一个疑问,为什么到了端午节“五*出”呢?其实这与时令、节气、习俗都有很大的关系。“五*”泛指蟾蜍、蝎子、蜈蚣、*蛇、壁虎。“五*”虽*,但在中国传统医学中却能治病救人。
蜈蚣
性味:辛,温;有*。归经:归肝经。功能主治:息风镇痉,功*散结,通络止痛。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歪,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疮疡,瘰疬,*蛇咬伤等。
全蝎
性味:辛,平;有*。
归经:归肝经。
功能主治:息风镇痉,攻*散结,通络止痛。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歪,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疮疡,瘰疬等。
壁虎
性味:味咸;性寒;小*。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祛风定惊,解*散结。主历节风痛,四肢不遂,惊痫,破伤风,痈疬,疠风,风癣,噎膈等。
蟾蜍
性味:甘、辛,凉。有小*。
功能主治:消肿解*,止痛,利尿。用于慢性气管炎,痈疖疔疮,咽喉肿痛,水肿,小便不利等。
蛇蜕
性味:咸、甘,平。
归经:归肝经。
功能主治:祛风,定惊,解*,退翳。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翳障,喉痹,疔肿,皮肤瘙痒等。
这就是为什么家家户户在端午时节,有挂艾草、熏艾草的习俗。中医认为,艾叶能散寒除湿,温经止血,有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改善肺功能等功效。而且,艾草的香味可以祛除*物。另外,家长可以给孩子制作香囊,香囊经常用到的中药有川芎、白芷、苍术、冰片、薄荷,每味各5克,将这几味中药研细,然后放在布袋中,缝合好。中医认为此类香囊具有散风驱寒、健脾和胃、防虫防病的作用。可以把它佩戴在胸前、腰际或肚脐处,也可以挂在室内或车内。不仅养生保健,还能防范“*虫”侵扰。
饮食节制,健脾祛湿
粽子是端午佳节的代表食物,经过千百年的历史,粽子已经多种多样。其主料是糯米,糯米味甘、性温,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止虚汗的功效。但糯米所含淀粉在肠道中难以消化水解,所以有肠胃消化疾病、糖尿病、体重过重、或其它慢性病(如肾脏病、高血脂)的人群尽量少吃,老人、小孩或病人也应注意食用。总的来说,端午时节饮食宜清淡以养脾胃,从而更好地祛湿邪。
夜卧早起,无厌于日
端午时节日长夜短,因此我们可以晚睡早起,能够使人头脑更清醒,精神更旺盛。端午时节天气逐渐炎热,人体生理气血运行不顺,容易烦躁忧郁、心悸胸闷,除了药物、食疗及保持平和心态外,也应加强运动。在中午困乏时,可以午休半个小时左右,此时静心冥想也是对身体有很好的作用。最重要的是天气闷热,要注意心绪的调整,养心安神。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大家在端午假期还是要记得戴口罩,勤通风,洗手二字不能忘!
最后,祝愿大家端午节安康!
孙国锋简介
孙国锋,主任中医师,治未病科主任。医院首届名中医、河北省经筋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北省治未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北省膏方专业委员会委员,衡水市中医学会治未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衡水市医学会疼痛专业常务委员,衡水老年大学保健系教授。先后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医院进修学习,致力于中医特色镇痛的研究和骨关节病的全程防控干预治疗。
专业特长(擅长及主研方向)
擅长综合运用特色针灸、手法、药物综合治疗各种颈肩腰腿痛、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膝关节病、风湿病、各种急慢性软组织损伤等疾病引起的疼痛、运动障碍;“三位一体”治疗脑中风半身不遂;膏方调理慢性疲劳综合征。特别是对顽固性疼痛的治疗有独到见解。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医院医院
如需咨询“治未病”相关诊疗和养生保健问题,可按照“医院医院”使用流程,选择“治未病科”,点击需要咨询的医生,即可线上咨询问诊。
具体操作步骤点击下方红色“医院医院使用流程”。
医院医院使用流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