疖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天气回暖,健脾清利防外感 [复制链接]

1#

近日春雨潇潇,天气转暖,处于气候交替时期,气温变化幅度较大,并会出现雷雨或连续阴雨,此时很多微生物(包括能够引起疾病的细菌、病*)也开始生长繁殖,所以人们需要进行饮食调养,增强体质以抵御细菌或病*的侵袭,适应节气的变化。

指导专家

*汉超

医院主任医师

时蔬肉类要多吃


  

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汉超表示,在每年的三月,农民都知道,意味着春耕的开始,此时气温回升,雨水逐渐增多,所以部分地区会有回潮的情况。且因为处于冬春交际,万物复苏,此时外感疫病高发,所以调理好脾胃和调畅气机非常重要,千万不要使湿气遏伏体内。


  

*汉超建议,饮食应以健脾清利为原则,少吃惹湿虚脾的食材,如香菇、豆腐、腐竹、雪耳、大白菜、芋头等。建议多吃莲藕、荞菜、西兰花、西洋菜、油麦菜、马蹄等新鲜时蔬。除此以外,也可适当进补,多吃些肉类,如鲫鱼、水鸭、兔肉、鹧鸪等。另外,从防止外感出发,推荐食用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梨子、草莓、番石榴、猕猴桃等。

食疗方01

木棉花苍术粉葛煲猪骨

木棉花20克,苍术20克,粉葛克,猪骨克,蜜枣2个。猪骨及粉葛洗净后切成小块备用,木棉花和苍术洗净后加水1毫升,煮开后改为文火熬煮1.5小时左右即可饮用。

清热凉血,利湿止泻。木棉花味甘、性微寒,能除湿止痢;苍术味辛苦性温,有健脾燥湿的功效。两者相配,有很好的清理肠道湿热的功效,是很有养生价值的时令食谱。

温馨提醒:岭南春季湿气较盛,在木棉花开的日子,不妨多注意收集木棉花晒干作保健药材。在流感盛行时,可以用木棉花、金银花、菊花、牛蒡子各10克煮水,兑入少许冰糖调味,有很好的预防流感功效。02

槐花莲藕淡菜煲猪踭

五指毛桃克,莲藕克,淡菜50克,猪踭克。猪踭洗净后切成小块备用。将其余原料洗净后放入清水毫升,煮开后文火再煮1.5小时下盐调味即可。

莲藕具有健脾补肾、生津止渴的功效,适合糖尿病、肾病、心血管病病人使用,有很好的保健价值,生用更有凉血清热的功效;槐花味苦、性寒,入大肠经,专主痔疮、疖肿、痢疾,和莲藕相配使用,健脾益气又能祛湿热,配合下火生津的淡菜,不仅汤水味道鲜甜,而且营养丰富,老少咸宜,很适合惊蛰节气特点。

03

红萝卜马蹄薏米淮山煲水鸭

红萝卜克,马蹄50克,水鸭1只,炒薏米50克,新鲜淮山克,生姜3片。淮山去皮切成小块,水鸭破边去内脏,洗净后用盐腌制,水烧开后将上述食材加入,文火熬煮1.5小时后下盐调味即可。

生津解*,健脾利水。对于咽喉肿痛、阴虚内热者较为适合,水鸭肉性寒而能利水,配合炒薏米,能很好地利水消肿,去除体内湿气,配合马蹄、红萝卜,更有清热解*、生津止渴的功效,合上和中健脾的淮山,清中寓补,是很适合惊蛰期间的一道养生汤水,注意薏米生用性偏凉,炒后方能更好地健脾不伤正。

04

青天葵茅根土茯苓煲竹蔗

青天葵10克,白茅根10克,土茯苓15克(去皮切片),竹蔗克(去皮)。将上述材料洗净,加水1毫升,煮开后改为文火熬煮1小时左右即可饮用。

清心降火,利尿除湿。最近胃肠炎、外感咽痛发热病人显著增多,和湿气遏伏体内有关,单靠饮用王老吉、清开灵等苦寒中成药容易伤正气。处理的原则应以清利健脾为主,如选用白茅根、青天葵一类祛邪不伤正的中药材。白茅根擅清肺胃伏热,能凉血止血、利尿生津,配搭解*化湿的土茯苓,十分适合湿热内结的特点,还可以作为预防流感、痛风发作的凉茶。选购白茅根时以粗肥、色白、无须根、味甘甜者为上品,能用鲜品效果更佳。

编辑:李朝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