疖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乔家的儿女原著里半老徐娘还思春的 [复制链接]

1#

月半悦读

乔一成的二姨魏淑芳,要再婚了!

老妈将近五十岁了,却突然要改嫁给一位老公子。

这对于齐家的三个子女和七七来说,都无异于一场极大的风波。

太不体面,太丢人了!

她18岁的女儿小雅,用一种文学女青年的腔调羞辱她:“如果半老徐娘还要思春,那少女何必再讲贞操。”

二儿子小义听闻此事,暴跳如雷,还把老公子轰出门。

哪怕魏淑芳搬去老公子家住了,他虽然没去打死老头,却仍然极力反对两人结婚:“我们就是不答应,叫他们一辈子姘着,恶心死他!”

可看过原著后,会发现二姨这个人物其实很饱满。

她不完美,平日里有着各种小心思,甚至有点恶*,利用亲情夺了姐姐的姻缘。

可是,再婚对她来说,是与自己的一场和解,把自己从原来的生活里给解脱出来。

这未必是什么半老徐娘还要思春,只是自私罢了!

01、姐妹易嫁不过是横刀夺爱

乔一成听说二姨要改嫁的消息后,第一反应,就是仰天大笑三声。

一直以来,二姨看足了乔家的笑话,现在终于也轮到她来娱乐大众了。

以前,周围邻居那些三姑六婆,每次在背后议论姨夫齐志强和自己妈妈,那些似是而非的传闻,总会让他心生屈辱,不安不快。

可他心底却总会想,为什么高大沉默的齐志强不是自己的爸爸?

这种遗憾,让他总是有种错觉:自己的好日子,是被表哥齐唯民给抢了。

齐志强临终前,借给七七讲故事,解开了他的困惑。

原来,真的有过一出姐妹易嫁。

当年,二姨和妈妈都爱上了高大,端正,厚道,能干的齐志强。

“他身上凝聚着一个平民出身的女孩子对男人所希冀的全部的好处。”

可是,齐志强喜欢的是腼腆安静的大姑娘魏淑英。

两人定了婚,齐家妈妈还送给淑英一对玉镯子,后来她又带到了乔家,最后被乔祖望给败了。

姐姐订婚后,妹妹魏淑芳大病一场,跪求姐姐把齐志强让给自己,否则她就要去跳长江了。

自私的人,连威胁人的方式都大差不差,乔祖望不就老是要去跳玄武湖吗?

对姐姐来说,吃的穿的这些,什么都能让,可齐志强不能让呀!

可是,妹妹以命相逼,不让就寻死,她没法跟地下的妈交待。

于是,她在和齐志强办喜事前不久,跟了趁人之危的乔祖望,妹妹则如愿和齐志强定了婚。

很久以后,齐志强才知道这件事的前因后果。

他从部队复原后,就常跑到乔家来帮忙,厂子里发了什么东西,也会有乔家孩子一份,时不时还会背着二姨给一成他们零花钱。

很大程度上,他弥补了很多乔祖望对儿女缺失的父爱。

所以,二姨跟妈妈的关系才会处得别别扭扭的,也难怪邻居们会传出那些风言风语。

齐志强可能是郁结太久了,强撑了这么些年,在儿子高考完,办完庆祝酒席后没几天,就病倒了。

二姨这场从姐姐那里抢来的婚姻,也算是作茧自缚,齐志强虽然娶了她,却至死都还念着姐姐魏淑英。

她抱怨、不满,却只字不提,所有这一切都源自她的自私:

“你看看你,对哪个都厚道,唯独对我不厚道,你一走,叫我们一家子女人小孩怎么办?你是不管了,急着跟她去团圆了。”

这横刀夺爱得来的婚姻,终归不是那么的圆满,最终也算是害人害己,让她一辈子都活在姐姐的阴影下!

02、合格的母亲

正是有着这样的往事,才显得二姨待乔家的孩子还没二姨夫好。

魏淑英难产死了,二姨夫出了住院时的医疗费,医院壮势的孩子们,从那种难堪的境地里解救了出来。

二姨虽然跑前跑后帮了一场忙,却惦记上了丧礼上的那块帐子,为了七七的抚养费,更是和乔祖望讨价还价,还不断提醒他别忘了还钱。

然而,七七在二姨手里过得并不是很好。

“只记得冬天永远拖着鼻涕,因为太冷。棉衣的袖子永远短了一截。夏天永远长一身的痱子,还有热疖子。”

七七平时生了病,二姨也只是给他买点药吃,脸瘦得巴掌大。

齐唯民稀罕这个弟弟,还省下零花钱,买来高级的点心鸡蛋糕喂他。

二姨却看不过去,气哼哼地骂他:买这个给他个小人头吃,我看你是零用钱多了烧的!

那次七七腿疼,齐志强都给了钱,让她带七七去看病,还说再不好哪怕去上海也得治。

可是,齐志强上班刚走,二姨却转手就把七七送回了乔家。

还是齐唯民不愿意,带着七七找了卫医生看了之后,才放下心来。

到底是隔了一层肚皮的孩子,如果不是姨夫和表哥齐唯民的关爱,二姨待他估计会更不尽心。

哪怕她不想抚养七七,还是不敢明着拒绝,怕齐志强跟她生气。

齐志强活着的时候,时刻关心着乔家那几个没了妈的孩子,帮他们扎防震棚,雨夜放心不们,冒雨和儿子去探望。

可是,二姨呢?始终是意难平。

她就连去帮一成腌菜,都不忘要占点小便宜,口口声声说耽误了自家的活计,等冬天要拿他们一些腌菜。

当初那笔用在姐姐身上的医疗费,更是前前后后要了很多年。

为此,她甚至一再把七七送回乔家,哪怕齐唯民总是后脚就跟过去,把七七再抱回家,也给七七的童年留下了“被送走”的阴影。

乔祖望能厚着脸皮赖账,乔一成却没办法,只能把生活费拿来还给二姨,哪怕没钱买米买菜。

所以,二姨这个角色,才显得很现实。

她也自私,爱贪小便宜,对待乔家几个孩子也稍显苛刻。

可是,她对自家儿女是没得说的。

丈夫中年病逝,留下一家孤儿寡母,也失去了主要经济收入。

可她一个没有工作的女人,却硬是把三个子女都供了出来。

街道给她安排了工作,扫大街和打扫公厕,大儿子每天替她干活,她都舍不得,怕他丢脸。

终于,她靠着自己摆的小报摊,也能让一家人过得很好。

齐唯民大学毕业,进了一家不怎么好的报社工作,乔一成却又挣扎着考了研究生。

二姨觉得自己儿子要比乔一成聪明,肯定也能考上研究生,就鼓励他继续去读书,找个更有前途的工作。

“妈供你,你有本事的,你就是读到博士妈也供你。”

同样的情况发生在乔家,乔祖望可只会千方百计拖乔一成的后腿。

乔一成刻苦复习,辛苦地准备考研期间,乔祖望却让他不要太自私,抓紧时间参加工作,有了工资赶紧贴补家里。

所以,魏淑芳在儿女成长时期,作为齐家儿女的母亲,她还是很合格。

至少,她远没有乔祖望那样冷血、自私。

03、想被人巴结一回

终于,儿女都不用自己再操心了,二姨也开始厌烦这多年来一成不变的生活。

但她突然来这么一出“老太婆再找”的戏码,并非是追求什么真爱,始终考虑的还是自己。

在她看来,她这一辈子,苦也苦过,难也难过,到了想过过不一样的生活,这本就无可厚非。

不过,无论是什么时代,儿女对于父母再婚,总是不太容易接受。

这不仅会让儿女觉得丢人,脸上没光,还要担心对方是否动机不纯,更别说,那位老公子没有正经工作,在周围人眼里,妥妥一个怪人。

两人没有丝毫的迹象,突然就要再婚,真怪不得齐家儿女会受不了。

当老公子找上门来的时候,齐家老二推搡着赶他出去,并放话威胁。

当时,“二姨在屋子里,沉默得很,象是事情全不与她相干。”

第二天,老公子再次上门。

他倔强而胆大地表示,要和“淑芳女士”共结秦晋之好。

“老好人”齐唯民,认为“她觉得那样好,我们就该随了她的心”,只要求老公子以后要对老妈好。

齐家老二不干,再次赶跑了他。

“我一辈子巴结着别人,现在也让人巴结我一回。心里头是不一样的。”

在所有人都抗拒、反对时,老公子这种锲而不舍的这种巴结,可能才是魏淑芳心底最渴望的。

当年,她何尝不是如此巴结着齐志强,如今终于有人对她这样做了,她心里应该很满足吧?

所以,魏淑芳还是又自私了一把,没多久就搬去和老公子同居了,甚至都不再给儿女留足够的缓冲时间。

哪怕二儿子和女儿坚决不同意,哪怕没有结婚证,哪怕儿女为此很少再回家。

魏淑芳这段的婚姻,或许是真爱,老公子待她也是真好。

但她如愿以偿了,却也伤透了儿女的心,邻居们的闲言碎语会随着时间飘散,家人心中的芥蒂却没那么容易消除。

后来,魏淑芳病逝,陪了她十多个年头的老公子也随之而去,也算是成全了彼此。

“齐唯民足有两天两夜没有睡,终于下定决心,将母亲与继父合葬在了一处。”

他的亲生父亲,就远远的埋在东南角,离得远远的,落得一个清净。

其实,儿女固然不应该干涉父母再婚,要给老年人婚恋自由的权利,理解他们也需要有个身边人知冷知热陪伴的需求。

可是,凡事还需视具体情况而定。

比如,后面乔祖望再婚,还有《都挺好》里的苏大强再婚,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是保姆设的骗局。

可老年人有时候头脑一热,也会当局者迷,认为儿女们反对,是出于脸面问题在使绊子。

所以,在这些问题上,真的没有固定的答案。

儿女应该给予父母应有的尊重,父母也应该考虑一下儿女的感受。

这种敏感的事情,更应该做好沟通交流,而不是一味自私,让家人沦为笑话。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