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癜风比较出名的医院天宫一号状态良好 碎片监测预警纳入测控系统
空间碎片监测预警首次纳入测控系统
运行十日,天宫一号状态良好
截至10月9日15时,执行我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并率先发射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已在空间轨道上运行154圈,工作状态良好,飞行一切正常,各项试验进展顺利。
天宫一号太空姿态可真实、实时展现,将在神舟八号发射前调整位置姿态
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飞控大厅看到,长约17米、宽约4米的巨幅液晶显示屏幕上真实、实时地展现航天器在太空飞行的姿态。代表航天器的红色圆点,拖曳着蓝色的轨迹围着地球运转,随着工作人员的切换,画面上出现了飞行器的近距离三维立体画面,太阳帆板像蓝色的翅膀承托着“天宫”划过太空。
据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指控室主任朱敬东介绍,为更好地展现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实况,飞控中心对原来的大屏幕进行了改造,面积比原来更大,操作性更加灵活,视觉效果更逼真、更细腻。同时北京飞控中心科技人员针对交会对接任务可视化展示对象多、测控数据复杂、飞控实施频繁等特点,对可视化系统进行了升级,把复杂的飞控过程实时地展现出来。
天宫一号9月29日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经过两次变轨,顺利进入距离地面约362公里的测试轨道。到目前为止,在北京飞控中心指挥调度下,先后进行了遥控指令、控制开关、图像发音设备、舱内温度湿度、交会对接设备等在轨测试工作。
按计划,在11月初神舟八号飞船发射前,天宫一号将降轨调相,进入比工作轨道略低的对接轨道,等待与飞船交会对接。
空间碎片监测预警首次纳入我国载人航天测控系统
在空间绕地球飞行,天宫一号还要防备“不速之客”造访。载人航天工程测控通信系统总设计师钱卫平介绍,在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中,为了实现航天器安全运行,对空间碎片的监测预警以及必要时开展的规避首次正式被纳入了测控系统。
空间碎片主要是指轨道上或重返大气层的无功能人造物体,包括其残块和组件,也被称作太空垃圾。废弃的航天器,火箭解体爆炸后形成的碎片,空间目标互相碰撞后形成的新目标,这些是人们关注比较多的“太空垃圾”。此外还有一些自然的“太空垃圾”,比如围绕地球旋转的行星尘埃。
目前,日益增长的空间碎片已经影响到人类正常的空间活动,对航天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而且造成航天器损伤及发生灾难性失效的事例也已发生多起。
为了防止空间碎片伤害,天宫一号带有防护板,包括其二三厘米的金属外壳,可以阻挡一些微小碎片的撞击。在针对空间碎片的监测预警中,引入碰撞概率的概念,以精确计算空间碎片出现的可能性,而且每天都要计算,这也是监测和预警的依据。
尽管目前根据初步计算,天宫一号在轨飞行期间不会遇到危险。但专家介绍说,空间碎片大小差别很大,危险性也不能完全预测。
钱卫平表示,以后空间碎片的监测预警、碰撞规避这样的活动,将成为我国载人航天活动中的一个常态化内容。
控制事件密集、应急情况可能性大、故障模式多,给飞控带来巨大挑战
随着我国首次交会对接任务正式拉开序幕,交会对接任务测控通信指挥部指挥长、北京飞控中心主任陈宏敏告诉,交会对接任务重点在飞控,关键在飞控,难点在飞控。
测控通信系统由两颗天链一号中继卫星、16个国内外陆基测控站、3艘测量船,以及北京飞控中心和西安测控中心组成。陈宏敏说,交会对接任务在我国航天史上还是首次,测控系统各组成部分都将经历挑战和考验。
其中,作为任务的飞控“神经中枢”,北京飞控中心首次在两个指挥大厅对两个目标进行协同控制,控制事件密集、应急情况可能性大、故障模式多,对飞控中心组织指挥管理体系带来了巨大挑战。
陈宏敏介绍说,为此北京飞控中心破解了飞控技术复杂、轨控难度大等难题,成功研制了各类飞控实施方案,打造了全新的多目标测控软硬件平台,创建起高度自动化、智能化、实时化任务组织指挥管理新模式,以提升航天飞控综合水平。现在正等待交会对接任务的一系列实战检验。
据了解,天宫一号设计两年寿命期间,将参与验证和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以及组合体运行控制、航天员驻留等关键技术,开展空间科学实验、航天医学实验和空间技术试验。按照天宫一号任务飞行方案,天宫一号发射后,其在轨飞行期间,将依次发射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分别进行交会对接形成刚性连接的组合体。组合体飞行任务结束后,天宫一号与飞船分离。待飞船返回后,天宫一号升轨到高度约370千米的近圆轨道,转入长期在轨运行管理模式,开展空间科学与技术实验,并等待下次交会对接。
专家透露,天宫一号在寿命末期,将主动离轨,陨落南太平洋。余建斌 吴月辉 谢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