疖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国家宝藏中,辽宁省博物馆三件镇馆之宝 [复制链接]

1#

一、宋人摹顾恺之《洛神赋图》

顾恺之是东晋时期,

非常绝的一位文艺大家。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太厉害了。

不仅是山水画的鼻祖,

他的文章写得也是十分工整漂亮,

名相谢安也对他很欣赏。

顾恺之的画写意传神,

笔法周密连绵劲道。

尤其是画眼睛,是他的绝技。

他笔下不论是虫兽鸟鱼,

还是男女老少,

但凡点睛必然活灵活现。

除了会画画写文章,

顾恺之对美术的理论知识,

也是颇有见地。

他提出了“传神论”“以形守神”

“迁想妙得”等观点。

对中国的传统绘画的发展,

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洛神赋图》是根据一段,

美丽的爱情故事而创作的。

起因是顾恺之在读曹植的《洛神赋》后

久久不能忘怀,心中若有所思,

于是便拿起画笔创作了这幅旷世奇作。

只不过经过这么漫长的岁月,

顾恺之的原画已经丢失,

现在传世的四幅《洛神赋图》,

都是宋朝人临摹的,

其中一幅就珍藏在辽宁省博物馆。

《洛神赋图》整体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

展现的是曹植路过洛水,

见到了衣袂飘飘、凌波而来的洛水女神。

当即便一见倾心,

解下玉佩送给洛水女神,

以此来表达自己的爱慕之心。

二人随即坠入爱河,情意绵绵。

洛水女神非常的开心,

便与河神、风神、女娲等众神,

欢歌载舞,腾云驾雾。

第二部分

人神殊途,他们的爱情终究得不到厮守。

洛水女神要回到她该去的地方,

曹植不忍分别,伤心的无法站立,

只能由随从搀扶着目送心爱之人离开。

洛神也十分不忍,

不断地回头去看曹植。

但是二人终究是越行越远,

再无交集。

第三部分

洛神离开后,

曹植依旧无法从悲伤的离别中醒来。

于是驾着马,追赶洛神。

只是追了很久很久,也没追上。

他依旧不肯离去,

在洛水等待到天明。

最终随从驾车要离去,

曹植才不得已离开,

但是路上依旧是不断地回头,

望着洛水,

期盼熟悉的身影可以再次出现。

但是天人永隔,奇迹没有发生。

二、铜鎏金木芯马镫

马镫是中国战争史,

甚至在欧洲战争史都发挥了

巨大作用的的一件发明。

它虽然是一件不起眼的配饰,

但是作用巨大。

马镫发明之前,

虽然有善于骑行的民族,

但是由于脚下没有受力点,

所以需要双手抓紧缰绳。

因此作战时,士兵需要下马迎战。

但是马镫出现后,

将士们可以通过腿部的力量,

以马镫为支撑点,

解放双手,拿起武器。

大大加强了骑兵的战斗力。

就是因为有了这个不起眼的小物件,

中外的战争史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辽宁博物馆的这对铜鎏金木芯马镫,

是中国目前出土的最早的双马镫。

但是从外形上来看,

这对马镫与今天

所使用的马镫区别不大,

也就是说我们先人的智慧,

即便是经过岁月的更迭,

依旧闪闪发光。

它的出土,也印证着国人

在方方面面都具备着过人之处!

三、《万岁通天贴》

说到《万岁通天贴》,

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武则天。

相传,武周的万岁通天二年,

一位叫做王方庆的官员,

献出了自己先祖们的字帖,

一共有二十八帖。

其中就包括王导、王羲之、王献之等

我们脍炙人口的书法大家的真迹。

武则天自己是书法的狂热爱好者,

加上本身书法造诣也不低,

所以对这些字帖的感情就与旁人不同。

她看着这些先人大家的作品,

心潮澎湃,激动的难以言表,

还常常召集大臣们一同欣赏。

王方庆看到皇上

如此痴迷于自家的传世字帖,

心中担心不已。

因为他害怕武则天会像太宗皇帝

看到《兰亭集序》一样,

将其占为己有带入陵寝。

但是他终究是小看了武皇的胸襟,

正是因为爱书法、懂书法,

所以武则天更加明白,

优秀的的书法作品需要传世,

需要让更多的人瞻仰、学习。

从拿到这些宝贵的字帖开始,

武则天就召集善书之士,

临摹这些字帖。

最终呈现的效果,

果然不同凡响。

这些临摹的作品水平非常之高,

全力还原了真迹。

连原作中的一些破败、别字,

都一一摹了出来。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摹本,

即便今日真迹再难寻到,

我们依旧可以从唐朝的复制品中,

看到王羲之、王献之等

游龙般的书法。

《万岁通天帖》一共有十帖,

包含了七个人的作品。

第一帖为王羲之的《姨母帖》,

使用行书写成。

第二帖为王羲之的《初月帖》,

使用草书写成。

第三帖为王荟的《疖肿帖》,

使用的行草。

第四帖是王荟的《翁尊体帖》

使用的也是行草。

第五帖是王徽之的《新月帖》,

用的是行书。

第六帖是王献之的《廿九日帖》,

用的是行楷书。

第七帖是王僧虔的《太子舍人帖》

(《王琰牒》、《在职帖》),

用的是行楷。

第八帖是王慈《柏酒帖》,

用的行草书。

第九帖是王慈《汝比帖》,

用的是草书。

第十帖是王志《喉痛帖》

(《一日无申帖》)用的行书。

《万岁通天贴》在传世的过程中,

也受到了很多文学大家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