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医院治疗白癜风用什么方法 http://www.bcpianos.com/在辽宁博物馆,有一件国家宝藏,叫《唐摹王氏一门书翰》,也被称作《万岁通天帖》,里面有王羲之的《姨母帖》、《初月帖》,王荟的《疖肿帖》、《翁尊帖》,王僧虔的《太子舍人帖》,王慈的《柏酒帖》、《汝比帖》等十帖唐人摹的王氏书迹。
像王荟、王慈等人在王氏书家里虽算不上一流,但保留下来的作品艺术水平仍然极高。唐朝之后很多书法家留下的碑帖里,都有他们的影子,其中不乏颜真卿、苏轼这样的大书法家。
01
黄庭坚在《山谷题跋》里说:“东坡少日学《兰亭》,故其书姿媚似徐季海,中岁喜学颜鲁公、杨风子书,其合处不减李北海。”这些人确实对苏东坡的书风产生过很大影响,但有一个人鲜有人论及,这个人就是王僧虔。
《太子舍人帖》局部
年北京故宫博物院“千古风流人物展”,展出了一件苏东坡30多岁所作的《治平帖》,是写给家乡僧人的一封信,托他照管老家的两处坟陵。
不知道苏轼当时是不是学习了前人,这时起,他的字体开始扁拙肥厚。应该是从王僧虔的《太子舍人帖》中得到了一些用笔的启发。《治平帖》后王穉登的题跋也验证了这一点:“此书之迹全类僧虔。”
左为《太子舍人帖》右为《治平帖》
02
万岁通天帖里排第三位的是王荟的《疖肿帖》,他辈分比较高,是王导的第六个儿子,与王羲之平辈的。
王荟曾任吴国内史、会稽内史,镇军将军加散骑常侍,梁朝庾肩吾的《书品》把他列为“下之上”,第七品。可见他的字虽好,但在王家却不是一流的。
《疖肿帖》局部
看出来像谁了吗?他的三哥王恰与王羲之是这一辈中名气最大的。但王荟的字很有特点,与当时流行的字体有很大不同,就是字形总体偏长,多瘦劲方折的用笔,就像用刀斧斩截断一样。
这种险峻用笔,我们最熟悉的就是欧阳询,难怪杨守敬在《评帖记》里说:“欧阳率更已胎息于此。”
左为《疖肿帖》右为《仲尼梦奠帖》
03
颜真卿是王羲之之后第二个高峰,纳古法于新意中,生新法于古意之外。他的取法一部分来自于家学,曾祖颜勤礼和祖父颜昭甫擅长篆籀、草隶,所以他的书法有篆籀之气。他还师从张旭,求教笔法,用于楷书中。那么,他的圆厚和外拓来自哪里呢?
就是王慈的《柏酒帖》和《汝比帖》。王慈是王僧虔的儿子,梁武帝评价他:“盖王氏为书家巨擘,而其渊源本之元常。嗣后僧虔一以元常为法,而子慈又复古劲过之,直超神妙,几欲掩其祖父矣。”
《柏酒帖》局部
王慈是王僧虔的儿子,他的祖父是王昙首。王昙首是王导的曾孙,他的父亲是王珣,留下的《伯远帖》是目前传世的唯一真迹。上文我们提到,王珣的父亲王恰是与王羲之齐名的。
王家出书法家,谢家出诗人,包括女诗人谢道韫。对于王家的书法,谢家自知无法超越,但也是“看热闹不嫌事大”。谢安就曾经问王献之:“你跟你爸谁写得好?”王献之说:“我写的好。”谢安说:“外面的人可不是这么说的。”王献之说:“他们懂什么?”因为这个对话,让王献之被骂了几百年。
到了南齐,王家跟谢家又撞上了。有一天王慈在练字,谢超宗来了。谢超宗是谢灵运的孙子,他的父亲叫谢凤。谢超宗就问王慈:“你的书法与虔公比如何啊?”他说的“虔公”就是王慈的父亲王僧虔。在古代这样直呼对方父亲的名字是犯讳的,王慈于是回敬道:“我的书法跟大人比,就像拿鸡跟凤比。”既恭维了自己的父亲,又用谢超宗父亲谢凤的名字回击了一下。
上为《柏酒帖汝比帖》下为《祭侄文稿》
可见王慈是王氏后人当中传承家法非常出色的一位。《万岁通天帖》里王慈的这几帖雄劲纵逸,落笔纷披,杨守敬云:“是颜鲁公所从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