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甘南ldquo中国锅庄之乡 http://www.luquxzx.com/lqxxx/10811.html作者:暖暖宇宙
来源:智赢未来(ID:gh_2ff0db)
前几天,看到一则触目惊心的新闻,让每天陪着孩子写作业的我顿时坐不住了。
新闻里报道,广西一位12岁的女孩因为国庆节的作业没有完成,跳楼自杀了!
12岁的女孩全身吊在26楼顶层,双手仅仅握着一根电线,脚搭在不到鞋底四分之一的楼层檐边,身体被高处的风吹得左右摇晃。
楼下围观的人群被女孩的行为吓得连声惊叫,希望保命的钢筋能让女孩再多支撑一些时间。
可突然,令人心痛的一幕发生了!
女孩因为体力不支,松手跳了下去。由于楼层太高,当场毙命。
出事当天,女孩的老师把孩子没有做完作业的事情打电话告诉了女孩妈妈,随即,妈妈劈头盖脸地责骂了女儿一顿。
被责骂后,孩子决绝地冲上了楼顶,把生命交给了一根不能承重的钢筋!
但难道仅仅是因为被妈妈说了几句,女孩就轻易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
网友的评论说出了其中的缘由。
其实一定不是因为这么点事就跳楼,这恰恰只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们不禁扼腕惋惜,一个还未绽放的生命就此结束,父母的批评责骂给孩子的生命划上了悲惨的句号。
01
孩子心里苦:
作业猛于虎,爸妈比虎猛!
《中国儿童自杀报告》的数据统计中,中国儿童年自杀率位于世界第一,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每分钟就有2个孩子自杀,8个自杀未遂。
其中,作业导致儿童自杀的事件更是经常发生。
江苏无锡有个小男孩,同样因为没有完成假期作业,他爬到自家的13楼窗外,选择轻生。
男孩翻到窗外跳了下去,幸运的是滑落到12楼时,双手抓住了防盗窗栏杆。
被吓出一身冷汗的男孩父亲,死死抓着孩子的双手,生怕一个闪失,就会失去孩子。
及时赶到的消防员用绳索将男孩绑住,拆除了防盗窗,将孩子救了回来。
谁能想到因为写作业这件小事,差点就断送了孩子的性命?
但事实如此,当一个孩子为作业痛苦,当一个家庭为作业将亲子关系筑起高墙时,孩子就会将心门关闭,收起了童年所有的童真与快乐。
就在上个月,宁夏有个小孩,也因为作业离家出走。
父亲因为孩子没写完作业,打了儿子两巴掌。孩子*气离家出走,全家疯了似的四处寻找。
父亲录了一段视频,向儿子道歉,希望孩子看到后,早点回家。
父亲声泪俱下地说:“爸爸理解你的委屈,以后再也不对你发脾气了。”
作为父母,不让孩子在家受委屈,在外找安慰,才能让孩子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
美国当代名师莎伦德雷伯曾说:犯错误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父母对于孩子犯错时的态度,才能真正决定他们的人生高度。
02
为何父母苦口婆心,
他却屡教不改?
很多父母信奉“棍棒教育”,孩子不打不成器,犯错后,就要对孩子严厉地惩罚,让他们以此为戒。
作业没写完,要挨打,受罚;做错事情,要承担罪责,下不为例。
可有些苦口婆心,却变成了利器,一刀一刀扎向孩子幼小的心脏。
电视剧《木兰妈妈》中春桃因为儿子去水边玩,担心孩子溺水,打了孩子一顿。
春桃一边打儿子,一边说:看看,你把鞋都弄湿了。
明明担心孩子的生命安全,想要让他远离危险,说出的话却成了因为孩子鞋湿了,所以才挨打。
孩子感受到的不是来自妈妈的关爱,而是一双鞋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的想法。
还有一个妈妈和儿子反目成仇的故事。
起因是,妈妈看到儿子脏乱的房间就扯着嗓子对儿子说:“小子,你看看你的房间像猪窝一样,牙膏盖不盖,垃圾乱扔,吃了一半的水果放在那里是在招苍蝇吗?你今天必须打扫干净卫生,否则不要出门了。”
儿子厌恶地看了妈妈一眼,“啪”地一声关上了门,只留下在房门口气得上蹿下跳的妈妈。
仔细品品妈妈的话,每个字都透露着对儿子的不耐烦,失望,不满意,仿佛孩子一无是处。
妈妈一直埋怨儿子屡教不改。她捶胸顿足,喋喋不休地数落儿子是白眼狼。
可“屡教不改”重点在教,之后才是改。
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柯说:批评(惩罚)不仅仅是一种手段,更应该是一种艺术,一种智慧。
当批判,只是为了发泄自己的不满和抱怨的情绪,那孩子就成了怨气的牺牲品。
俗话说,育人先育己,我们教育孩子不能一味用蛮力,而是要学习如何用正确的方法解决孩子的问题。
03
父母对待孩子犯错的态度
会影响他一生
雨果在《悲惨世界》中说过:尽可能少犯错误,这是人的准则;不犯错误,那是天使的梦想。
我们都是犯过错误的过来人,孩子同样在认识事物,摸索世界的过程中磕磕碰碰,难免会犯错,走弯路,但这是他们的必经之路。
作为父母的我们,要给孩子成长的时间和该有的关爱,尽可能安抚犯错后沮丧脆弱的他们。
没有爱的批评=冷漠无情的说教
在看电视剧《小别离》的时候,常常被董文洁教育女儿朵朵的方式压得透不过气。
因为朵朵是初三的学生,这时的成绩会决定未来的走向,所以妈妈特别焦虑。
一次朵朵月考没考好,她和妈妈分辨说:“不就是一次月考没考好吗?”
妈妈听后,立马炸了,歇斯底里地吼道:“你不是没考好,是考的非常不好!非常差,差得一塌糊涂,我难以接受!”
被妈妈一通斥骂和打压,朵朵眼圈通红,不敢相信妈妈可以这样狠心戳伤她。
有时,孩子犯错,家长教育是为了他能变得更好。
但是一味的批判、冷漠无情的说教,只会让本就很辛苦的孩子更失落,绝望,乃至窒息。
放下身段,认真倾听,陪他改错
若是孩子之前和你约定好了不玩游戏,他却明知故犯,偷偷玩了游戏。
想必大多数父母都会大肆责骂,而*却选择了奖励孩子。
当儿子等等和她坦白说,自己偷偷玩了会游戏,恳求妈妈不要说他。
*听后,开心地跟儿子说:“因为你的诚实,再奖励你玩20分钟。”
等等听完目瞪口呆,原以为自己只会被妈妈斥责,没想要妈妈不仅和颜悦色,还有意外的奖励。
其实,孩子犯错后,内心会感到愧疚,惶恐不安,这时父母没必要用打骂来恐吓孩子长记性。
相反,当孩子已经认识到错误,我们要做的是积极把精力放在改正其错误上。
因为孩子一旦害怕,就会用说谎来粉饰太平,逃避惩罚,长此以往,就养成了撒谎的恶习。
身为父母,我们不妨先用爱来温暖孩子,认真分析错误,帮孩子建立责任感的边界,增强其改错的力量和自信。
孩子犯错,不翻旧账,不留心结
畅销书作者大J曾分享过一句话:“我们常常低估爱的力量,却高估了管教的手段。”
有时候没有爱的管教,像冷冰冰的刀子,扎在孩子心上,留下一个个心结。
尤其是,当父母教育孩子的时候,总爱翻旧账,数落他以前的错误。
这种重复性揭开孩子伤疤、多次撒盐的行为,可想而知会让孩子多么委屈难过!
表姐就是这样一位老翻旧账,让孩子难堪的妈妈。
上个月,她每天都辛辛苦苦帮孩子辅导作业,没曾想,孩子却考了倒数第五。
看到成绩的那一刻,她再控制不住怒火,指着孩子大吐苦水:“你看看成绩,真枉费我在你身上花费心血,每次都考这么差,哪一次能给我争气,这点分数真给我丢人!”
孩子低着头,用手背抹眼泪,想哭却不敢,只能小声抽泣,听着责骂。
这就像他不小心碰到了潘多拉的魔盒,一旦打开就会有无尽的责怪和羞辱,留给他的,只有无力和痛苦。
《优质父母教养指南》一书中说:孩子看上去是犯错误,实际上,那是他们自我探索结果,或是想要满足自己短浅的欲望和需求。
孩子的每一次犯错,都是在学习成长。
但他们的力量那么弱,难免会被错误困住,这时需要的是父母的帮助和指引。
无论是适度的批评还是及时的鼓励,都是为了孩子能认识错误,反思根源,修正缺点。
在一步步克服内心的忐忑,勇敢面对错误,征服问题,承担责任的过程中,不惧怕艰难,坚强成长,这才是我们教育的首要目的。
点个在看,用正确的方法解决孩子的问题。
▲来源简介:本文来源于智赢未来(ID:gh_2ff0db)《少年智力开发报》小学版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