疖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读懂中国天眼,你必须了解一个人南仁东 [复制链接]

1#
能否治疗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50423/4613578.html

庆祝中国共产*成立周年,凤凰网特别策划大型实景演讲《你的成就》——

中国天眼:人类看得最远的眼睛

演讲嘉宾:陈铭

我想问问各位,眼睛最远能看多远?

5米,5米的距离我们能够看清楚视力表最下面的几行;

60米,60米开外我们能看清楚人的脸;

2.7公里,我们能看到黑夜里的一点烛光;

8公里,我们能看清楚一栋房子……

可如果再远一点,视线就慢慢模糊起来了。

科学家们,是不会止步于视网膜的。我们必须看得更远,中国必须看得更远!

01

22年的时间,一只可以望穿深空直达宇宙边缘的巨眼拔地而起,它就是FAST,中国天眼。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单孔径射电天文望远镜,它的直径达到了米,绕着它走一圈要半个小时;它的反射面积25万平方米,相当于30个足球场的大小;如果把它内部全部盛满水,全世界70亿人每个人可以分到4瓶。

今天,天眼是当之无愧的国之重器,它的灵敏度是世界上排名第二的美国阿雷西博望远镜的三倍左右,巡天速度是它的十倍以上,综合性能领先全世界20到30年。它的观测距离超过亿光年。

为什么是亿光年?因为宇宙大爆炸就是亿年前的事。天眼,能够看到时空的尽头。

02

说起天眼的故事,还是要回到年。

年,国际天文界动议,要联合建造大射电望远镜。一位中国天文学家说,这是个难得的机会。为此,他辞去了日本国立天文台客座教授的职务,毅然回到祖国,回来帮助中国争取到这个机会。

这个人,就是南仁东。那一年,南仁东49岁。

中科院很快批复了由南仁东主持大射电计划的推进工作,中国天眼梦艰难起步。

选址是天眼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如此巨大的望远镜,如果建在平地上,工程量是不可想象的,所以最好的办法是找一个天然的圆坑来安置天眼。

可是,去哪里找呢?南仁东为此来到了中科院遥感所求助。在那里,他遇到了日后成为了天眼选址组长的聂跃平。

聂跃平一听,这事我能干呀——贵州喀斯特地貌就有很多的天坑,我是贵州人,我又专门研究喀斯特地貌,熟悉得很!来,这就有份遥感地图,一万多个洼坑任君挑选。

可南仁东却没有那么乐观,他清楚地知道,台址的要求有多么苛刻。

洼坑大小不合适,排除!

形状不规则,排除!

地底有溶洞,排除!

容易发生自然灾害的,排除!

靠近城镇的,排除!

半年过后,一万多个挖坑选来选去,只剩下多个。而就这多个,南仁东说,我坚持每一个都要实地考察。这事听起来很容易,可是崇山峻岭,荒郊野外,这一跑就是12年。

其实,聂跃平很快就发觉上当了。倒不是因为辛苦,而是项目根本没有确定,一切辛苦都可能化为泡影。漫长的苦守最能消耗意志,团队里陆续有人离开。可是,看着50多岁还在身先士卒的南仁东,看着曾经穿着时髦的归国学者如今和农民没两样,看着他在大雨中滚下山坡被树挡住才没摔落悬崖。“退出”这两个字,聂跃平又如何说得出口。

无数个泥泞不堪的日夜,无数个风雨交加的征途,无数个人迹罕至的终点……直到年,南仁东在贵州省黔南自治州平塘县克度镇大窝凼,找到了完美的台址。这一年,他已经61岁了。

03

也是在年,中国落选了国际大射电国际合作项目。此时此刻,摆在眼前的路只有两条:要么放弃,要么争取国家立项自主建设。

自主建设,意味着我国必须自立承担全部的科研建设的投资,独立解决一切工程技术难题。南仁东并非不知其难,只不过对他来说,放弃更难。

一天深夜,南仁东在办公室里独自哭泣,经费的压力、技术的压力,压力太大了,他控制不住,但他尽量压抑住哭声,他不想让别人听见,但还是被路过的也在外面加班的助手张承民听到了。

多年来,张承民跟着南老一起为天眼立项四处奔走,他亲眼看着这位从来不求人的倔强老人,为了推广自己的天眼项目,四处求人;他看着为了省钱出差,跟人睡一张床的南老,活成了别人口中的“铁公鸡”;他看着,他屁股上长了个大疖子,疼了就坐医院,医院耽误时间,整个地板上血迹斑驳……

十多年了,南老把自己活得像一杆旗帜。天眼早已不仅仅是一场科学工程,它是南仁东*上性命的一场战争!同时,这也不是一个人的战争,它是中国历代科研工作者同心同力共同完成的一场战争,这是一个渴望复兴的民族的战争。

果不其然,那个倔强的、一路只知道向前冲的南仁东很快就回来了,他跟张承民说,我们没有退路,我们的国家也没有退路,我们只能从高科技当中冲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04

年7月,FAST工程作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正式立项。

年3月,工程正式开工。

年12月,直径米圈梁合龙。

年11月,六座百米馈源塔竣工。

年,天眼的索网终于胜利地完成了合龙。也就在那一年,南仁东病倒了,他被确诊肺癌晚期。

大家都震惊了,筹备项目的时候生龙活虎的南老,怎么突然就是晚期了?全力抢救,必须全力抢救!医生们更加震惊了:都病成了这个样子,怎么还在工作?

那个时候,天眼虽然已经完成了索网合龙,可是很多其他的方面都还只是一个框架;那个时候,能够精确获取宇宙射电波信息的反射面板还没有完成;被誉为天眼“眼球”的反馈舱也还没有升空……后面还有那么多重要的工程,都还没有完成,怎么能没有南仁东呢?

但是南仁东病倒了,他从天眼的工地上消失了。他回去北京看病了。

没有人知道,南仁东医院做的手术。工地上所有人众口一词:南老去北京开会了,每天都还在邮件指挥呢。

半年后,南仁东回到了工地上,他一如既往地玩命工作,但是跟之前不一样的是,他不吃鱼了。问他为什么?他说,没有时间,没有时间去吐鱼刺了。

05

年9月25号,经过了20余年艰苦卓绝的努力,天眼落成启动。

那一夜,满天繁星,南仁东独自在观测系统前看呀、看呀,看到了深夜。我们不知道,那一夜他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我们只知道,清晨的时候,太阳从东方升起,而他却起身离去,再也没有回到这里。

南仁东说,如果我真的不行了,我就躲得远远的,不让你们看到我。

一年以后,南仁东先生在一个遥远的地方逝世了。

演讲嘉宾陈铭

读南先生故事的时,我正在一架夜空的航班上。我长泪不止,掩卷望向身边的舷窗外,头顶是浩瀚星空,脚下是璀璨的灯河,没有任何一个时刻比此刻更让我感受到,“人”这个物种的渺小和伟大。

我们穿行在时间的旷野,我们只是一粒粒悬浮的微尘。我们总是感慨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我们总是抱怨这个世界上关于财富的、娱乐的、名望的……喧嚣、乱花渐欲迷人眼为什么无处不在,可是,你心底还会相信吗?总有一些生命的光芒,他可以刺破虚空,他可以点亮无垠,他可以成为旷野中的路标,他让我们有那么一瞬间,真的去相信——意义真的存在,永恒可以抵达,物与我皆无尽也,也不是呓语和幻梦。

未来生命中的某一天,如果有机会、只要有机会,我一定会带着我的女儿站上天眼。我想跟她讲,南仁东先生的每一个故事,我想跟她讲比这个短短的演讲多得多得多的细节,然后,我要跟她一起仰着脖子,像时间定格一般,盯着那无穷无尽的、美得令人窒息的星空。我希望她有一个机会来真正理解这句话:为什么说世界上最宽广的存在是大海,比大海更广阔的是星空,而比星空更永恒的只能是人的灵*。

这就是“中国天眼”,这就是你的成就。

谨以此片致敬中国共产*成立周年!

来源:凤凰网

编辑:王二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