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香椿情愫你吃过吗
TUhjnbcbe - 2024/5/13 17:51:00
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哪里去最好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香椿情愫

吴天阳

原文刊于《当代教育》

老宅院外,有三棵香椿树,粗的那棵是祖父从庭院厨房旁移栽过去的,已经长得郁郁葱葱。另外二棵是这棵香椿树移栽过去后,从它的根系分生出来的,长得虽不粗壮,却也枝干匀称。春天还有些寒意,香椿已经开始冒芽,绛红的嫩芽在树枝上随风摇曳,似宝石似玛瑙,看起来煞是好看,周围的空气也都弥漫着香椿浓郁馥烈的馨香。

香椿树是乡间极为常见的一种树,田间地头,房前屋后都能寻得它的踪迹。我不知道乡亲们栽下香椿树,是不是因为椿芽的美味。可每年春季,在蔬菜青黄不接的时间,香椿成了乡亲们桌子上常见的蔬菜,那一棵棵香椿树,保障了乡亲们的蔬菜供应。

我固执地认为,只有吃过了香椿才算是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春天。“嫩香椿头,芽叶未舒,颜色紫赤,嗅之香气扑鼻,入开水稍烫,梗叶转为碧绿,捞出,揉以细盐,侯冷,切为碎末,与豆腐同拌(以南豆腐为佳),下香油数滴。一箸入口,三春不忘。”我想汪曾祺先生应该是认同我这个观点的吧,否则他在《食事》一书中怎会将香椿的食用方法描绘得如此清楚?

椿芽的食法极多,不必说那些复杂的吃法,单是凉拌椿芽一种就让人垂涎欲滴。采下的椿芽,用开水一焯,切成小段,配上用大蒜和姜捣成的料汁,加入地里的野小蒜,吃上一口,满嘴都是香椿的清香。

香椿是春特有的滋味。儿时,香椿树刚开始发芽,我便盯着香椿芽,心里盘算着香椿的吃法。等到香椿有一两寸长的时候,祖父便用竹竿制成的器具将香椿采下,采香椿那天我是最兴奋的,虽然我不能帮上祖父的忙,可是那种收获的快乐却不比任何一个人少。

祖父采摘香椿和别人有些不同,每次采摘他总会将骨干枝的香椿留下。祖父固执地认为树也有精气神,过度采摘香椿会影响椿树的生长。我不知道没上过学的祖父听没听过“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句话,可我坚信祖父他一定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否则他采取香椿时,怎会如此小心?

采摘过了头遍香椿,祖父便挑来两桶水,让椿树喝个饱。祖父看着椿树,算着第二次采摘的日子。第二采摘,祖父采摘的香椿数量更少。儿时,我问祖父“既然椿树采完后可以重新发芽,为什么不多采摘几次,那样咱们就有吃不完的香椿了”,祖父笑笑,把我搂在怀里向我说道“乖乖,你那想法真好,可是啥东西都有时间,俗话说三月八,吃椿芽,雨前椿芽嫩如丝,雨后椿芽生木质。过了谷雨这个节气香椿就不能吃喽。”后来,祖父永远停留在了一个春天,可他的那些话,随着时间的流逝却倒愈发愈清晰。

虽然香椿好吃,可它得阳气而生,食用多了容易上火。这时,祖父便将采摘下的椿芽一分为二,一半撒上碎盐,腌制成咸菜,一半放到通风向阳处晒成干菜。晒干的香椿,夏天吃捞面时,用开水一泡,拌入面内,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后来,我上了初中,翻看相关书籍,才知道早在汉代,人们已经开始食用香椿了。香椿和荔枝曾被作为南北两大贡品,深受皇上和后宫的喜爱。香椿树还有长寿的象征,《庄子·逍遥游》中写道“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以八千岁为秋”,汉代牟融在《送徐浩》一诗云“知君此去情偏切,堂上椿萱雪满头,”人们把最美好的词语留给了香椿树。香椿萌蘖性强,你栽下的是一棵,说不定过了几年,你会发现,附近又长出了几棵香椿树,因此椿树被看成是多子多孙、家族兴旺的象征。在我生长的小山村里,椿字也被视为吉祥的字词,“椿民,椿辉,椿军,椿生……”仍是父母起名时常用的名字。

高中时,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得了疖病,虽不是什么大毛病,可瘙痒难耐,身上常常被自己挠出一道道伤痕。看了几个大夫,药也吃了不少,可效果却不明显。母亲不知从何处打听出到一个偏方,香椿,大蒜共同捣烂,每日两次,外敷患处,谁知一周不到,疖病竟然全愈。后来才知道,香椿是一味良药,中医认为香椿性寒,有清热解毒、止血、健脾理气、涩带固精等功效。《本草纲目》记载香椿芽治白秃,“取椿,桃,楸叶心捣烂频涂之即可。”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香椿对伤寒杆菌,肺炎球菌、痢疾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祖父离开我们已经十年多了,老屋也已经坍塌,祖父亲手种下的香椿树也经没了踪迹……清明节跟送父亲回家上坟,发现老宅院外又长出了许多香椿树,一棵棵,一丛丛,远远眺去,红的如火。人生如四季轮回,即使再苦再难,每年春天香椿树都会使着劲的往外窜,从红色嫩芽到枝叶翠绿,历经一个个春秋长成参天大树。祖父虽然远去,可他那不怕苦不怕累,勤俭节约的品质将影响我一生。

1
查看完整版本: 香椿情愫你吃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