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病具有如下特点
(1)开展龟的人工养殖时间较短,龟病的研究尚未引起科学界足够的重视,这方面的资料很少,防治方法及防治措施还很不完善。
(2)潜伏期长。龟感染病原体后,往往经很长一段时间才发病。而且龟活动缓慢,胆怯怕人,平时藏于水中或缩在壳内,及时患病也不易被发现,只有病情严重时才因表现异常而被发现,但此时已难以挽救。
(3)病程较长。成龟患病后一般可维持相当长的时间而不死。如患水霉病的龟,全身的皮肤都密布水霉时还可存活数周,直至消瘦或合并细菌感染时才死亡。但稚龟和幼龟的病程较短,稚龟患水霉病后可在短期内死亡。更多关于证书报考以及查询还有不清楚的,可以私信我哦
(4)合并症和并发症多。龟可同时感染数种疾病,或感染一种病后出现另一种并发症。如龟可同时感染水霉病和腐皮病,或患腐皮病后并发疖疮病等。
(5)药物治疗效果不满意,治愈困难。因龟病早期不易被发现,不能及时治疗,发现龟有病时其病变已到晚期,龟体极度衰弱,生理功能已严重失调,顾此时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此外,病原体的诊断也比较困难,药物的给予也受到限制,如病龟一般都不摄食,口服给药无法实施,强制内服或注射给药可引起应激反应,有时可加快病龟的死亡。
故对于龟病,应采取“无病先防,有病早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积极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