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年2月4日星期二
地点: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记录人:山东医院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张玉荣转眼已经来到湖北黄冈10天了,正好今天轮休,洗完衣服,躺在床上历数10天来的种种,竟感慨万千,酸楚、幸福、感动,多种情绪交集在一起。1月25日,正月初一,在这个欢度春节、阖家团圆的日子,我肩负着国家使命,承载着齐鲁大地的厚望,随山东首批医疗援助队进驻湖北黄冈参加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这是参加工作以来第一次“隆重而神圣”出征,第一次感觉职业是如此责任重大,第一次油然升起不负重托、不辱使命的坚定信心。经过两日严苛的岗前培训与考核,经过随队领导紧锣密鼓的筹备和部署安排,28日,我们山东首批医疗援助队人正式进入黄冈市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为尽快收治新型冠状肺炎患者做准备工作,当天下午,我们就完成了病区布置、仪器设备安置与调试、仓库整理等,当天晚上就迎来了第一批患者。28日是大年初四,也是大儿子的生日,晚上七点我回到酒店,第一时间与妻子视频连线,除了报平安,更重要的是给儿子送生日祝福。这是第一次缺席儿子的生日,内心竟有些愧疚,因为事出突然,没能提前给儿子准备生日礼物。妻子告知,今天院领导给家里送来了蔬菜、水果等生活用品,还送了一个特别漂亮、精致的生日蛋糕,儿子特别开心快乐。“院领导再三叮嘱家里有什么困难和需要,一定第一时间告诉院里,说你不在家,医院会做好你的坚强后盾。”妻子说这话的时候我听出她的哽咽,也知道她在深深牵挂想念着我。儿子跑过来说:“爸爸,你在哪啊?怎么不在家陪我过生日啊?你看,我的生日蛋糕好漂亮啊!”听到儿子稚嫩又开心的声音,我内疚的心得到些许安慰,说:“宝贝,生日快乐!爸爸在外地工作呢,没法陪你一起过生日。这里有好多病人需要爸爸救治呢!”儿子似懂非懂地说“好的,爸爸。我给你留了一块蛋糕,等你回来吃”。第一次和孩子分开这么久,我一时竟哽咽了,说“你一定要留好,等我回家吃”。其实,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回家,只是不想伤了孩子幼小的心灵。在黄冈的这些天,我与妻子的交谈内容很少,因为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她还在哺乳期,也是需要人爱护的时候,我却选择了外出援助,反倒成为了她的牵挂,让她成为家中的顶梁柱。每次她问,我都会说“我在这很好,防护也很到位,放心,我会平安回家的。”妻子和我同科,也是名护士,而且是一名党员,她的支持与理解是我能来前线的最大动力与保障。她不停地叮嘱我:“在那注意安全,做好防护,保重身体,不要担心家里,咱爸咱妈会帮忙照顾好两个儿子,平安回家就好。”得妻如此,夫复何求。在黄冈,我们每天工作四小时,休息十六小时,上下班路上、穿脱防护、个人卫生清洁(洗澡时间至少30分钟),加起来至少需要四小时。轮番的倒班导致我们生物钟紊乱,一天三餐更不能按时吃,有时一天只能吃两餐,因为上下班时间的不衡定,我们吃饭时间就没点,间隔时间太短。由于生物钟紊乱,我们只能强迫自己睡觉,保证充足的休息,因为身体是我们最后一道防线,必须保证自己的抵抗力,只有自己不被感染,才能去救更多的人,我们说过,我们都要平安回家。上班的四小时,还是常规的重症护理,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记录出入量,抢救,翻身,吸痰,处理大小便,配合医生治疗和处置等等。忍受穿上防护用具的各种不适,呼吸困难,不能喝水、上厕所。每当抢救患者,我们的护目镜、口罩里积满汗水,防护服里的隔离衣湿透一次又一次,但我们都在努力的坚持,去守护每一个生命,因为我们坚定“既来之,能战之,必胜之”的信念。每次脱下防护服后,我便“面目全非”,帽子、防护镜、口罩压出深深的道道“痕迹”,会有一种疼痛不适感,由于压迫造成血液循环不畅,我鼻梁部竟然长出了些许红红的小疖子。下班后很想立即和妻子、孩子、老人视频聊聊天,但是我不敢,我害怕老人见了会哭、妻子见了会难过、儿子会害怕,所以下班后我尽可能打电话或用语音,从不敢用视频,家里人不了解,特别是儿子,会吵闹“爸爸,我们视频吧,看看我盖的积木房子吧!”2小时过后,面部的痕迹还很明显,即便是五六小时后痕迹消退,面部依然有疼痛感。所幸在宾馆都隔离,路上都戴口罩,班上都穿防护服,谁也见不到谁的“真面目”。每当下班后,看到医院领导及同事们对我的关心话“玉荣,注意休息,家里放心,有我们,做好防护”、“玉荣,加油,我们等你平安归来”......是啊,有这样领导及同事们,我在前线放心也安心。让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难困阻,战胜疫情。武汉必胜!湖北必胜!中国必胜!(通讯员刘小芸整理)
时间:年2月3日星期一雾大年初十地点:大别山区域治疗中心记录人:医院神经外科护师贾克林
贾克林(右一)和医疗队队员在一起。
贾克林的防护服上写着“山东黄冈加油”。
全副武装的贾克林(左)在病房内照顾患者。
01:06患者主动提出要录一段感谢山东医疗队的视频,贾克林(右)在一旁听着,心里很感动。
今天是我第一天去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早上8:00我们就来到一楼集合,商量一下我们的工作内容,8:30准时从酒店出发。来到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后,我的病区在七楼西区,穿好防护服,进入病房接班。由于我是干重症的又是呼吸治疗师,有两个重症需要监护的病人自然分给了我。25床是一个80岁左右的奶奶,神志清精神差,四肢活动差,言语不清(也可能是听不懂),高流量吸氧状态,泵着降压药和胰岛素,有胃管和尿管。看了看她的CT片子,左肺上叶大片实变,给她右侧卧位扣背,奶奶也挺争气的,自己在咳嗽吐痰。24床是一个56岁的阿姨,我接班时发现她神志清但是精神不好,愁眉苦脸,特别害怕,思想负担很重而且有点不信任我们。我留心这个情况后,就开始和她聊天。“阿姨,我们是山东的医疗队,医院挑选的有经验的专业医生,请你一定相信我们!”阿姨说感谢我们,还说她是传染病,不要我和她说太多话,阿姨说话一点力气也没有。但是我有意靠近阿姨,开导她,“阿姨,你的病情并不严重,关键是不要有心理负担,现在虽然没有特效药,但是多吃饭,保持心情舒畅,再加上康复治疗,身体抵抗力增强了,你会逐渐好起来的!新医院一天就有二十多个患者同时出院呢!咱们好好治疗,不久你也会康复出院的!”说到这,阿姨满是愁容的脸慢慢舒展开了。这时候医嘱来了,要给阿姨抽血气分析,我一说要抽血,阿姨马上紧张的说不是早上刚抽了吗,还又抽,怎么光抽血?我说这是给你积极治疗,和早晨抽血查的项目不一样。我看到阿姨手上青一块紫一块的抽血的痕迹就知道她为什么这么紧张抗拒了,她的血管情况很不好,抽血是有难度的,但这肯定难不住我,我十年的临床磨炼早就练出了一针见血的功底。一次性抽血成功,阿姨看我的目光都带着赞许,对我之后的治疗也非常配合,我能感觉到她开始信任我们山东医疗队了。看之前的出入量记录,她吃饭很少,身体也很虚弱。午饭我就亲自喂给她吃,阿姨吃的挺多,而且还喝了一大搪瓷缸子水,精神头明显好了很多。我说,阿姨,你今天中午吃的不少啊!晚饭也要这样吃!她说:我本来都没有盼头了,但今天你给我讲的,我又觉得我还有希望,还能好起来。我现在很相信你,你一针就给我抽出了血,之前扎好几针都抽不出来,你肯定技术很好!看到阿姨的转变,我太开心了。我们在交流时正好被过来的同事记录了下来,视频中阿姨说:我真心感谢山东医疗队,他们认真负责,他们精湛的技术能力、大爱无疆的心,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如果不是他们,我的第二次生命不知道在哪里,我真心真意的感谢他们,他们都不是我的亲人,但是比我的亲人还亲,感谢他们无微不至的照顾,虚寒问暖……我相信你们,相信你们是最棒的!国家以后会发展的更好,因为有山东医疗队,国家以后会更强……说着说着阿姨哭了,我安慰她,会好的!我们一起为黄冈加油!下午阿姨精神好起来,我让她坐起来,教她做肺复张,她很配合,练习几次后效果也越来越好。阿姨忽然想起什么来似的问我,你们不会很快就走了吧?询问的语气和看着我的神情很让人心疼。我忙安慰她:还没有把你治好怎么能走呢?我们会陪你康复出院的!吃了这颗定心丸,阿姨终于放心的继续接受治疗了。17:00交接班后回到了酒店。洗澡,用酒精清洗鼻腔,用生理盐水冲洗眼睛,整理完毕,直到19:00才开始吃饭。从早上到现在11个小时的高强度工作,没吃一口饭没喝一口水,加上层层口罩、帽子、隔离衣、护目镜的包裹,浑身出汗,小便自然是没有,带了尿不湿也没用上,只感觉非常口渴,有点虚脱,但一想到患者逐渐好转,心里就很欣慰,累也值了。
(记者张楠整理)
时间:年2月3日星期一地点:大别山区域治疗中心记录人: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张宗玉
在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第一天上班结束后,张宗玉在大楼前拍照留念。
张宗玉和同事们抵达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工作。
工作现场。
出征第七天挺进大别山今天我们根据工作需要,要去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值班,定于凌晨2:30集合出发。睡梦中被闹铃惊醒,迅速起床,抓紧时间吃点东西准备出发,不提前垫吧一下还真怕胃闹意见呢。2:30汽车准时出发,我们行驶在黄冈寂静的黑暗中,马路上空荡荡的,只有两旁的路灯在诉说着往日的繁华与热闹。汽车很快到达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这医院。我们小组被安排在七楼西病区值班,换好防护服,赶紧与上一组战友交接班,迅速熟悉电子病历系统和医嘱录入系统的操作,然后各司其职,互相配合。今天我主要负责查看病人医嘱、各项化验检查结果,并随时通过对讲机与病房内医生交流沟通,共同商定最佳治疗方案,尤其是几个危重病人,大家集思广益,共同协商,制定出最佳、最个体化的方案。忙碌是最好的抗饥饿疲劳神器,虽然有些饿,有点口渴,但一忙起来,啥都忘了,上午10:00下一组的战友准时来接班了,(战友之间互相心疼,都会准时到岗位,都不会因为自己而让上一组的战友们疲劳过度),顺利交接后,11:00我们大家集合准备乘车赶回酒店洗澡(因条件所限,医院暂时不能洗澡)、吃饭,然后,一觉睡到现在,睁眼一看,我分不清是夜晚还是凌晨了,睡迷糊了。我们在漆黑的夜里出发,一夜战斗,正午的阳光晒在身上,和煦而又温暖,我想,现在我们跟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的战斗也是这样,有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决策,有全国人民的众志成城,黎明已经到来,太阳必将高高升起,照亮每一个人,温暖每一处角落。我状态良好,大家勿念,感谢所有人对我的关心与牵挂,感恩所有。(记者翟咏雪整理)
时间:年2月2日星期日地点:大别山区域治疗中心记录人: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师刘雪凌
一天工作下来,刘雪凌脸上被防护服压出了深深地印痕。
作为在隔离病房工作的医务人员,每一项工作结束,刘雪凌都要做好消毒。
刘雪凌在重症病房忙碌。
刘雪凌在接受岗前培训。
刘雪凌在隔离病房。
我只是个普通人,在自己该在的岗位上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医者,以高尚情操,行仁爱之术,无愧于天地,无愧于内心。当我接到支援湖北的通知时,正好是除夕之夜。白天,我还想如果需要支援,我会报名的。有幸入选,离不开领导信任和家人支持。正月初一下午2点20分,我收到通知,要出发了。我开始收拾行李,与家人告别。与此同时,中医院里的领导和同事也在为我准备防护用品和生活用品。第一批医疗队中,来自淄博的队员共有9人,都是临时接到通知便紧急集合过来。经过动员和简单就餐,我们赶到机场与省医疗队汇合。登上飞机之后,我内心深处才萌发出一丝紧张,或许是对家人的不舍,或许是对疫区的未知,更或许是看到停机坪上兵哥哥对我们敬礼时的自豪和欣慰。我们是和平时期的战士,要去面对一片没有硝烟的战场,我们的敌人看不见摸不着,此刻不知道躲藏在哪个角落里伺机而动。我们就是要去战胜它,消灭它!短暂的飞行之后,我们降落在武汉,乘坐包车前往黄冈市纽宾凯瓦尔登酒店,医疗队员每人一个房间,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这是当地免费提供给医疗队住宿的地方。疫情当前,社会各界上下一心,抛开暂时的利益,全力支援抗击流感病毒。凌晨3点到达酒店,第二天,我们接受了专家的指导和培训,包括防护服的穿、脱,病人护理时的注意事项。事无巨细,面面俱到。1月28日凌晨,医疗队在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正式接收患者,进行病患的救治及护理工作。一层层的防护服,一道道的隔离门,我进入重症监护室,开始护理这里的重症患者。如果没有这场疫情,全国人家或许正坐在家里享受着合家团圆的欢乐,但是疫情不会给人准备的时间,我此刻能做的,就是严格按照流程,穿刺、注射、换药、护理。有我在,病人的痛苦或许能缓解,当地医务人员也能有片刻的休息,而这也恰恰是我所希望的。我深知,我是个普通人,在自己该在的岗位上,做着自己该做的事。层层防护保护了我们的安全,也考验着我们的身体,防护服一旦穿上,为避免污染就不能脱下,四个小时的班次下来,很多人的脸上都被护目镜压出了印。每天下班最开心的,就是和家人的一通电话、一个视频,听听他们今天吃了什么、做了什么,感觉自己很他们离的也没有多么远。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我将牢记淄博人民嘱托,不负众望,悉心护理。助灾区人民早日摆脱病痛,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无愧于天地,无愧于内心。待到春暖花开,我们相遇街头,互道安康。(记者李波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