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养殖户的心中,水产养殖疾病的诊断似乎是一个拦路虎,在他们看来好似深不可测,有的就完全放弃了自己去处理的想法和做法,干脆有什么事都去找别人更为省事。
事实上,水产养殖疾病的诊断并非许多人想象的那么难和复杂,只要我们认真地从点滴观察和积累做起,我们都可能成为一个水产疾病诊断专业人才。综合笔者三十多年的经验,对水产养殖疾病的诊治,无非是“一看二问三动手”这么三板斧。
第一板斧:看
看,主要指:看进出水(水源、出水)、养殖环境[种青情况、卫生状况、电源、机械设备(船只、投饵机和增氧机)等]、水面情况[是否平静、水的肥瘦、水华状况、水色、浮游动物的多少、是否有死鱼、死鱼的品种、大小、数量、症状、水面其他漂浮物(残草、残食等)],等等。
一、进出水:水源、出水。
1、水源:水源的水质的好坏,进水渠道是否畅通,水源处是否有机械(潜水泵、机械泵等),进水渠中是否有死鱼等。
2、出水:是否有固定出水口,出水口与进水口的距离,是否用机械出水等。
二、养殖环境:种青情况、卫生状况、电源、机械设备(船只、水泵、投饵机和增氧机)。
1、种青情况:面积、品种、施肥情况等。
2、卫生状况:池埂上是否有死鱼到处抛弃,是否有有机粪肥堆放及痕迹,残草是否在一处等。
3、电源:有无发电机,有无交流电源,是二相还是三相等。
4、机械设备:投饵机有几台,船有几只,增氧机有几台,多少千瓦,水泵有几台(分机械水泵和潜水泵),多少功率等。
三、水面情况:是否平静、水的肥瘦、水华状况、水色、混浊度、浮游动物的有无及品种、是否有死鱼、死鱼的品种、规格、数量及重量、症状、水面其他漂浮物等。
1、水面:是否平静。
2、肥瘦:透明度是多少。
3、混浊:是否混浊。
4、水色:呈现什么颜色。
5、水华:水面是否有水华及其颜色。
6、浮游动物:是否用肉眼能观察到,是什么品种(轮虫、枝角类或桡足类、其它等)。
7、死鱼:是否有死鱼,死鱼的品种、规格、数量及重量、症状(主要是体表症状,由体表症状基本可判断出烂鳃、赤皮、疖疮、白头白嘴、白尾、锚头鳋、中华鳋、鱼鲺等病)等。
8、水面其他漂浮物:是否有残草、残食等。
第二板斧:问
问,主要指:问进出水情况、面积、水深、电源供给、鱼的放养情况、目前各种鱼的规格、前期施肥情况、投食情况、前半月之内的用药调水情况(包括杀虫、杀菌剂、内服药、调水药等的品种、剂量)、死鱼情况(包括死鱼品种、数量、发病时间、延续时间段),等等。
一、基本情况:进出水情况、面积、水深、水体、淤泥深度、电源供给。
1、进出水情况:水源是否充足,水源是否有污染,靠什么出水,每小时能降多少水等。
2、面积:占有面积多大,实际使用水面有多少,现在水面有多大,深水面积多少,浅水面积多少,等。
3、水深:设计水位有多深,现有水位多深(深水区有多深,浅水区多深,平均水位多深)等。
4、水体:现有面积乘以平均水深即为水体,这个必须问清楚。
5、淤泥:淤泥最深有多少,最浅有多深,平均深度是多少。
6、电源供给:有无发电机,有无交流电源,是二相还是三相、电源稳定状况等。
二、鱼种的放养情况:投放时间、品种、规格、数量、重量、亩平等。
1、投放时间:具体到年月日。
2、品种:青、草、鲢、鳙、鲤、鲫、鳊、鳜、虾、蟹等。
3、规格:上述各品种对应的规格。
4、数量:上述各品种对应的尾(只)数。
5、重量:上述各品种对应的重量。
6、亩平:上述各品种对应的品种、数量、重量等的亩平均值。
三、目前各种鱼的规格:现有投放鱼到目前为止的大小。
在上面基本情况的对应项下问清现有的规格。
四、前期施肥情况:施肥时间、品种、数量、效果等。
1、施肥时间:具体到年月日。
2、品种:包括无机肥料、有机肥料(绿肥、粪肥等)、生物肥料等。
3、数量:上述品种的对应重量。
4、效果:上述肥料施入水体后是否达到预定的效果。
五、饲料投喂情况:种青面积的青饲料估产,投喂精饲料的品种、数量。
1、青饲料:包括面积、青饲料品种、估计投喂青饲料的重量。
2、精饲料:包括单一饲料和配合饲料,分别问清各品种和相应的重量。
六、前半月之内的用药及调水情况:包括杀虫、杀菌剂、内服药、调水剂等的品种、剂量。
1、外用药:杀虫、杀菌剂的品名(最好能知道化学名称)、剂量及下药当时的水深、天气状况、气温等。
2、内服药:内服药的品名(最好能知道化学名称)、剂量、当时估计的吃食鱼重量及当时的气温等。
3、调水剂:调水剂的品名(最好能知道化学名称)、剂量及下药当时的水深、天气状况、气温等。
七、死鱼情况:包括发病时间、死鱼品种、数量、延续时间段。
1、发病时间:具体到年月日,特别是刚开始出现零星死鱼的时间,一定要注意问清野杂鱼刚开始的死亡时间。
2、死鱼品种:水体中各种死亡鱼的品种。
3、数量:每天死亡鱼和发病尚未死亡的鱼数量。
4、延续时间段:从刚开始发病的时间到基本不死所延续的时间。
第三板斧:动手
动手,主要指:步行量面积、取水测成分、放大看虫体、解剖看内脏、综合开处方等。
一、步行量面积:全球定位仪或直接步行测量
1、全球定位仪:用定位仪围绕水面走一圈即可准确测量出实际面积。
2、步行测量:一般我们平时的步幅大概是三步二米,用平时走路的步幅围绕水面走一圈可以大致测量出现有的面积。
二、取水测成分:PH值、(NH4)+—N、(NO2)——N、DO、H2S、透明度等。
1、PH值、(NH4)+—N、(NO2)——N、DO、H2S:用水质分析仪或水质分析试剂测量出上述值。
2、透明度:用透明度板或手来测量。透明度板可直接读数。用手的测量方法是:将手弯曲,与手臂呈90度,将手伸入水中,手心若隐若现时,手心到水面的距离即是透明度。
三、放大看虫体:通过显微镜来查看。
1、看体表:刮取体表粘液,加一点水后,在显微镜下查看虫体,主要是车轮虫、斜管虫、聚缩虫、累枝虫等。
2、看鳍条:剪取部分鳍条,加一点水后,在显微镜下查看虫体,主要是车轮虫、斜管虫、聚缩虫、累枝虫等。
3、看鳃丝:剪取部分鳃丝,加一点水后,在显微镜下查看虫体,主要是指环虫、车轮虫、斜管虫、聚缩虫等。
4、看血液:取血样,在显微镜下查看虫体,主要是锥体虫、隐鞭虫等。
四、解剖看内脏:看内脏的病变情况,肠道病变及其内的寄生虫。
1、内脏病变:主要观察肝、胆、脾、肾、鳔、肠、肌肉等的充血、出血、糜烂及肝胆综合症、肠内有无食物等病变情况。
2、肠内寄生虫:主要是棘头虫、九江头槽绦虫、毛细线虫等。
五、综合开处方:根据水质、水色、水源、电源、体表症状、体内症状等因素综合分析后开出有效的处方。
1、水质因素引起的鱼病:先以化学药物迅速对症用药,后用生物制剂对因用药,最后长期养水。
2、体表疾病:有针对性的先杀虫,再杀菌,最后一定要调水。
3、体内疾病:体内寄生虫用内服药治疗,体内其他疾病先分析引起该病的内外在原因,而后有针对性的去除外在病因,同时有针对性的内服内服药,所有体内疾病的治疗一定要首先减食,而后一定要按照鱼体总重量来计算用药量。在用药期间,一定要注重水质的调整,给鱼类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结语
以上只是水产养殖现场诊治要掌握的最基本要点,当然,要想准确诊治,还必须具备相关鱼病的基础理论知识。但是,只要掌握了以上基本要点,多多进行实践,并不断总结,我们都能成为鱼病诊治的高手。
△内容来源:胡一生水产平台,作者:胡升翔,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文
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专业水产知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