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里爆火的《延禧攻略》里,最让人喜欢的角色反而不是男女主角,而是皇后富察容音。多少观众感叹乾隆与她的情真意切。其实,看完了历史记载,才明白剧里未能呈现出富察皇后的万分之一,那么真实的富察皇后是怎么样的呢?
01富察皇后的长相、穿着
在现在的故宫博物馆里,保存着那时候的著名西洋画师郎世宁给富察皇后画的油画像。透过油画像,我们不难发现:富察氏当真是大家闺秀,体态端庄,皮肤白皙,五官清秀,看上去是个温婉的人儿,身居高位,却没有半点倨傲之气,风度优雅。
据《清史稿》的记载,富察氏大概是清朝时期的“素颜妆”第一人,当真是素面朝天。她虽然是大家闺秀,却不喜欢在自己的脸上涂抹护肤品,还不喜欢用金银珠宝之类的手势,只喜欢戴一些天然的花草作点缀,穿着衣服也相当简朴。
02富察皇后的性格好,还善于处理婆媳关系
富察要是只是外貌美就算了,毕竟六宫中从来就不缺乏貌美之人。富察的难得指出,还在于她性格很好,是个极好的贤内助人选:当乾隆忙着处理政务的时候,富察氏就以身作则、稳定后宫,管理得井井有条。当乾隆心情低落的时候,富察氏又能够倾听乾隆的情绪变化,逗他开心。当乾隆想放松下的时候,富察氏又可以和乾隆一起在草地上策马奔腾。
对于性格多变、复杂的乾隆来说,能理解并宽慰他的,唯有富察一人。
话说有一年秋天,乾隆带着富察氏在承德山庄打猎。乾隆大概是也玩起了“忆苦思甜”这一套,就和富察氏说:我大清如今四海升平,但之前在入关前可是艰难创业,那时候衣袖上能有个鹿尾巴绒毛缘个边就不错了。可是如今入关后,我大清这些八旗子弟简直是酒囊饭袋,一个个只知道穿金戴银,铺张浪费。
换作其他人,听到乾隆这样说,多半是应和几句。可是富察氏却记在了心里。回到北京后,富察氏特地亲手做了两个鹿尾毛缘边的小荷包,其中一个送给乾隆,意思是与他共勉,不忘在关外的俭朴本色。
乾隆作为皇帝,这辈子见过奇珍异宝怎么会少?然而,在乾隆心里,最珍贵的却只有这个荷包,以至于一直都随身佩戴。
乾隆作为皇帝,关心他的人自然有不少,其中或虚情或假意。但富察氏对他的感情,乾隆却认为极为真挚。有一次,乾隆身上长了个疖子,御医说百日内需要天天换药。按理说,这种事情交给宫女做就可以了,可是富察氏却特意把自己的被子搬到乾隆寝宫的侧室,每天亲自给乾隆换药,就这样坚持到到乾隆完全康复。
众所周知,宫中历来人际关系复杂,更别说如今让很多人头疼的婆媳关系了。然而,富察氏却与皇太后处理很好。众所周知,皇太后其实出身低微,到了当太后时却还是如当年还是丫头一样,说话、做事大手大脚。
然而,大家闺秀的富察氏却对太后相当尊重,每日亲自侍候太后吃饭,还在太后生病时不离左右,成宿伺候。到后来,太后可是一天都离不开自己的儿媳妇。要知道,乾隆是有名的孝子,富察氏几年如一日这样对待太后,乾隆怎么可能不满意呢?
03乾隆对富察皇后的怀念
如此,也无外乎乾隆对富察氏如此偏爱了。在富察氏于济南病逝后,乾隆后来几十年里五次经过济南,都选择绕道,再也不愿意去这伤心之地了。乾隆在富察氏去世当天就起草了一道谕旨,谕旨中写道这三句话,可谓评价极高:孝奉圣母,事朕尽礼,待下极仁。
十天后,乾隆又发布了谕旨,给皇后加谥号“孝贤”,写了个挽诗,其中写道:忍诵关睢什,朱琴已断弦。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自富察氏去世后,乾隆从此不忍再读诗经中的《关睢篇》,因为他的朱琴已经断弦。
乾隆大概是中国历史上产量最高的诗人,一生作了四万多首诗,其中大多数作品平庸之极,唯独有一百多首写得尚可,情真意切,而这一百多首的特点就是用来悼念富察皇后。大概在乾隆看来,富察皇后是最完美的妻子。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