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听说六祖岩的彼岸花开了,小编不由得前去一探芳容。
这就是六祖岩下的彼岸花。(龚坚摄)
彼岸花,学名叫曼珠沙华,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有球形鳞茎,外包暗褐色膜质鳞被。叶带状较窄,色深绿,自基部抽生,发于秋初,落于夏末。花期夏末秋初,约从7月至9月。花茎长30-60厘米,通常4-6朵排成伞形,着生在花茎顶端,花瓣倒披针形,花被红色、白色。向后开展卷曲,边缘呈皱波状,花被管极短;雄蕊和花柱突出,花型较小,周长在6厘米以上。
六祖岩下路边的彼岸花。(龚坚摄)
佛经里说“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
六祖岩下初萌芽的彼岸花。(龚坚摄)
当地老百姓把彼岸花叫石蒜花。据悉,这种花虽观赏性较强,但根茎有*,不可随意食用,可作药用。由于它能消肿、杀虫、治淋巴结结核、疔疮疖肿、风湿关节痛、蛇咬伤、水肿、灭蛆、灭鼠、防瘟疫等,所以又被称健康的守护神,又名舍花或舍利。根据药理学研究,其鳞茎的主要药用成分是各种石蒜碱和加兰他敏。石蒜碱及其衍生物具有一定抗癌活性,并能抗炎、解热、镇静及催吐,对阿米巴痢疾亦有疗效。加兰他敏为可逆性胆碱酯酶抑制剂,用于脊髓灰质炎等中枢性麻痹疾病引起的瘫痪、重症肌无力等。
六祖岩下初开的彼岸花,有点象佛手。(龚坚摄)
佛经中的曼珠沙华
曼珠沙华出自佛经《法华经》,意思是开在天界之红花。又叫做彼岸花、天涯花、舍子花。
《妙法莲华经·卷一》云:“佛说此经已,结跏趺坐,入于无量义处三昧,身心不动。是时乱坠天花,有四花,天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珠沙华,摩诃曼殊沙华。而散佛上及诸大众。”
《妙法莲华经决疑》又云:“云何曼陀罗华?白圆华,同如风茄花。云何曼殊沙华?赤团华。”
南朝梁代法云所著《法华义记》卷一也载有“曼珠沙华译为赤团花。”
曼珠沙华、曼陀罗华,都是佛经中描绘的天界之花。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芬陀利华、摩诃芬陀利华等等这些称谓源于梵文佛经,曾于《大乘妙法莲华经》中记载过。摩诃的意思是大,大乘梵语发音即为摩诃衍那,至于衍那就是乘载的意思,华在古汉语中即是花之意。这些词语出现在古梵文佛经中,意指地上之花。
六祖岩下盛开的彼岸花,形态万千。(龚坚摄)
彼岸花有一个传说,很是凄美,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百度一下。
彼岸花,花与叶永不相见。(龚坚摄)
六祖岩中的六祖像。(龚坚摄)
这彼岸花平时难得一见,却偏在六祖岩盛开,这不由得让人感到惊奇。
六祖岩。(龚坚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