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看故事学中医杨吉老问诊愈病
TUhjnbcbe - 2021/8/21 23:34:00
南宋末年,某一地方官叫杨立之。辞职后,一家回到了故乡。不久,喉舌间长了一个大疖子。疼痛难忍,而且疖子破溃以后,直流脓血水,以至连睡觉、吃饭都有困难。请来的许多医生都没有办法,只好眼睁睁地瞧着这位杨立之大人一天天地消瘦下去。恰巧当时的名医杨吉老奉楚州太守的邀请前来做客。杨立之得知后,派自己的两个儿子前去,亲自邀请杨吉老来为自己诊治。杨吉老让杨立之张开口,仔细审视了许久。然后把杨立之的两个儿子叫到另一间房子,问道:“两位公子能不能给老夫详细说说令尊大人平时的一些情况,比如饮食起居的习惯、有什么嗜好等等?”两位公子你一言我一语,详细说明了父亲平时的一些习惯和爱好。杨吉老又问道:“大人平时最爱吃什么?”俩人异口同声地说道:“父亲平时最爱吃鹧鸪鸟的肉了。"杨吉老一拍桌子,大声说:“我知道杨大人得病的原因了!”于是,立即吩咐先吃一斤姜片,然后再喝他开的药、保证药到病除。杨立之按杨吉老的吩咐先服姜片,后服药,果然药到病除。事后,杨立之亲自登门去向杨吉老道谢,并问:“先生怎么会如此神效地就治好了我的病呢?"“起先我也诊断不清楚你患的到底是什么病,当得知你爱吃鹧鸪的时候,我突然想起鹧鸪鸟最爱吃半夏。吃鹧鸪肉多的人,常常半夏中*。你喉舌间的疖子,说不定就是半夏中*引起的。因此,我先让你服食姜片,以解半夏之*,再让你服用我开的汤药,以治疗喉间溃破的大疖子。”杨立之听了,连连点头,对杨吉老的医术佩服得五体投地。在这个故事中,杨吉老大夫通过询问杨立之的饮食嗜好,找出了他得病的原因,并针对病因和病症进行了有效的治疗。杨吉老这个询问的过程正是中医问诊的过程。问诊,顾名思义,就是询问。是指医生通过有目的地询问病人及家属而了解病人病情,以诊察疾病的重要方法。问诊在“四诊”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这是因为问诊能得到较多的一手资料。疾病的很多情况,比如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及治疗的经过,病人的自觉症状、以前的病史、生活习惯、饮食嗜好等,只有通过问诊才能获得。问诊的内容涉及很多,很讲究技巧和方法。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写成了“十问歌”,即“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无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俱可见。再添片语告儿料,天花痘疹全占验”。这首歌诀可谓是概括了中医问诊的基本内容。“一问寒热”,是询问病人有没有怕冷或者发热的感觉。寒热是常见的症状。怕冷是病人的自我感觉,而发热既有病人实际体温高于正常的情况,也有病人自我感觉发热,而实际体温并不高的情况。因此,中医所说的寒热,是绝不能单凭一个温度计来判断一个人是否发热的。寒与热的产生,主要取决于病邪性质和人体阴阳盛衰的变化。“二问汗”,是询问病人有汗、无汗以及出汗的情况。中医认为,汗是由阳气蒸化津液从汗孔达于体表而成。人体正常的汗出有调和营卫、滋润皮肤等作用,是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正常人在体力劳动、吃过辛辣食物、气候炎热、穿衣过多、情绪激动等情况下也可见汗出,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如果应该出汗反而没有出汗,不应该出汗反而出汗了,或者仅仅是身体的某一部位出汗,这些都是异常的,属于病理现象。中医认为,汗出与阳气盛衰、津液盈亏有关。因此,询问病人的出汗情况,主要是分析人体内部阳气的盛衰变化以及津液的盈亏。“三间头身”与“六间胸”,可以合在一起来问,主要询问病角人头、胸、腹等身体各部分有没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比如:头晕、胸闷、腹部胀满等。这些一般都是病人的自我感觉症状,只有通过问诊才能得到。然后再结合望诊、闻诊、切诊获得的资料,具体分析病症。“四问便”,是询问病人的大便和小便的情况。中医非常注重人体的二便,看过中医的人都知道,大小便的情况是中医大夫必问的。通过询问病人大小便的性状、颜色、气味、时间、量的多少、排便次数、排便时的感觉以及其他兼有的症状等,可以帮助医生初步判断病人的脾胃消化情况,以及肾和膀胱的情况。“五间饮食”,是询间病人的饮食习惯、嗜好以及喝水的情况。饮水和进食是人体获得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的主要途径。很多疾病的发生都与饮食有着密切的关系,俗话说得好,“病从口入”,所以中医大夫也非常重视病人的饮食情况。通过了解病人的饮食情况,可以初步了解人体内津液的盈亏及运输、分布是否正常,脾胃的盛衰以及大小肠的病变情况。“七聋八渴俱当辨”,指的是询问病人眼晴和耳朵的情况。耳能闻声辨音,目能视物察色。耳朵和眼睛都是人体的感觉器官,然而二者又与内脏、经络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肝开窍于目;耳为宗脉之所聚,目为五脏六腑精气所注之处。所以,通过询问病人耳目的情况,不仅可以了解眼睛和耳朵是否有病变,并且可以帮助了解肝、胆、肾等脏腑的病变情况。口渴与否能反映人体内津液代谢情况。在生病的情况下,有时候会出现即便口渴也不愿意喝水的情况。“九间旧病十问因”,就是要询问病人以前有什么病,这次又是由于什么原因诱发的。这有利于医生综合分析疾病情况,从整体的角度出发,指导本次治疗。“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俱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痘疹全占验”,指出在诊断和治疗妇女和小儿的疾病时,要注意这两类人群的特征。妇女有月经、带下、妊才妊娠和产育等特殊生理时期,而妇女的很多疾病都可能与经、带、胎、产有密切的关系。儿科有“哑科”之称,病人由于年龄太小,不能准确表达出病痛所在,会给医生的问诊带来困难,这时就需要医生向家长认真询问孩子平时的一些细节问题。除此之外,中医大夫还非常重视询问病人的睡眠情况。睡眠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睡眠有助于保持一个人的健康状态。否则,无论是失眠,还是嗜睡,都是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中医认为,在正常情况下,卫气白天运行于阳经,阳气盛则醒;夜晚则运行于阴经,阴气盛则眠。因此,睡眠与人体卫气循行和阴阳盛衰密切相关。此外,气血的盈亏以及心肾功能也会影响到人的睡眠。医生通过询问病人睡眠时间的长短、入睡难易、有无多梦等情况,便可了解机体阴阳气血的盛衰、心肾等脏脑功能的强弱。可见,问诊涉及的面非常广,这就要求中医大夫要有较好的沟通能力,同时要学会抓住重点,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间诊获得最大的信息量,切忌漫无目的或者是诱导式的询间。想了解更多中医养生知识的家人们请通过下方“
1
查看完整版本: 看故事学中医杨吉老问诊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