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注意这类药要被严查诊所村卫生室注
TUhjnbcbe - 2021/12/28 20:26:00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阅读原文

来源:基层用药指南

基层涉药机构请注意,中医药管理局发文了!接下来,这类药将被严查!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的工作动态,在通知中表示,将要整治打着中医旗号的养生保健服务乱象。

并联合相关部门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从严从速处理,绝不允许任何机构、人员借中医药之名行违法违规之实。

1

这类药品将被排查!从严从速处理

根据会议通知,各级中医药主管部门要针对发布中医医疗广告、培训、保健服务及产品等问题开展全面排查和梳理,会同相关部门采取切实有力措施,打击假借中医药旗号进行虚假宣传和售卖虚假产品的行为。

这也就是说,这些中医药保健品、中医药保健项目,要被大力排查了,而通知中提及的“任何机构”自然是包含了我们基层的药店、诊所、村卫生站。

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的《关于印发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的通知》中,明确:

8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7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建设中医馆、国医堂等中医综合服务区;并且规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健康教育的种类和数量,中医药内容不少于40%。

然而在中医药事业在基层开展如火如荼之际,一些打着中医药旗号所谓的“药品”却一再扰乱中医市场。

在基层药店、诊所内,甚至我们的卫生室里,一些来路不明的“祖传秘制”保健品、“神药”屡见不鲜,部分医疗机构还会联合商家,对这些“神药”做买赠促销活动。

但这次,国家中药局要动真格了!售卖、宣传这些“中医药品”,要被罚了!

2

涉嫌虚假宣传,药店诊所被罚百万元!

最近几年,国家对中医药虚假宣传是三令五申明令禁止的!

“祖传膏药贴死人”、“秘制药是假药”……近年来,因夸大保健品功效而涉嫌虚假宣传而被罚的药店诊所并不在少数。

今年12月,浙江嘉兴海宁市区的一家药店,因涉嫌虚假宣传中医药“东贵堂”松花粉片压片糖果等产品“包治百病”,被罚了.56万元。

工商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五十八条第一款第(三)项的规定,责令当事人停止发布上述的违法广告,在相应范围内消除影响,并对当事人作出相应的行*处罚。

由此可见,一旦被查到涉及虚假宣传,之后的处罚肯定免不了的,罚款,量刑,取消营业许可证都是有可能的。

3

应对排查,这三点要注意!

在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会议动态之后,已有省份的卫计委综合监督执法局转发了该通知,这也意味着,中药保健品、中药保健服务的排查行动即将开始了!

作为基层的重点排查机构,药店、诊所、村卫生站一定要注意以下这三点:

一、药品还是保健品,要会区分

前几年大火的明星药“曹清华胶囊”,实则是“保健品”升级为中药的药品类产品。该药因多次夸大宣传,被海南省、福建省、黑龙江等省的食药监局通报批评、勒令整改。

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搜索“曹清华胶囊”也叫薏辛除湿止痛胶囊,其批准文号是“国药准字B”。其中“药”代表是药品,字母包括H、Z、S、B、T、F、J,分别代表药品不同类别:H代表化学药品,Z代表中成药,S代表生物制品,B代表保健药品。

对于此类似药非药的产品,一定要提升甄别能力。

二、这些宣传语,使用有风险

在中医医疗监督工作中,发现以涉及中医药的“预防”、“保健”、“养生”、“气功治病”、“医学研究”、“疾病研究”、“健康咨询”、“理疗”等为名,或假借中医理论和术语开展宣传、培训、讲座、体验等涉嫌虚假宣传、欺诈消费者,牟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对不属于本机关管辖的,应当按照《行*处罚法》、《卫生行*处罚程序》的有关规定移送有管辖权的机关处理。

三、非医疗机构不得使用针刺等技术

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可以使用中医技术,但禁止使用具有创伤性、侵入性或者危险性的技术方法,如针刺、瘢痕灸、发泡灸、牵引、扳法、中医微创类技术、中医灌洗肠等技术。

部分中医馆属于非医疗机构,这些诊疗保健手段是不允许的,在宣传中也不能提及。

长按识别

1
查看完整版本: 注意这类药要被严查诊所村卫生室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