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春吃花、夏吃叶、秋吃果、冬吃根。大寒作为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非常适合进食根茎类的食物,尤其是下列几种。
第一根:白萝卜“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这句养生俗语很多人都知道。
尤其是白萝卜具有消食化痰、下气宽中的功效。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更是将其列为“蔬菜中之最有利益者”。
不过,由于白萝卜性凉,对于体质虚弱者来说,为避免生食损伤脾胃,在进食时可搭配鲫鱼、瘦肉等一同煲汤食用。也可在进食大量肉类后,选择素炒或煮粥食用。
第二根:冬笋冬笋一向有“金衣白玉,蔬中一绝”的美誉。
比起春笋和夏笋,冬笋营养更甚一筹,且能利膈下气、化热除痰。
冬天遇到上腹胀满、胸膈不舒服或是老慢支发作,伴有咳嗽、咳痰的症状,可以食用冬笋。
不过,烹饪冬笋前,建议先放淡盐水中煮5~10分钟,可除去大部分草酸和涩味。
第三根:慈姑秋冬气候干燥,容易出现干咳、喉咙痒、痰不容易咳出来、燥热、大便偏干等症状。
慈姑有润肺止咳、解*利尿的功效,小便发烫发红,有尿路感染、疔疮疖肿时,食用慈姑有解*的功效。
慈姑的做法很多,可煲汤、可清炒、可炖肉。不过,由于慈姑有消痈的作用,因此孕妇忌服。
一般人也不要一次吃太多,毕竟苦寒。
第四根:莲藕莲藕性平,味甘,归心、脾、胃经,能清热生津,散瘀止血,还能健脾益血。
在冬季,温热食物增多,加上阳气潜藏体内,热气就容易郁结于脾胃,导致脾胃烦热,就会引发“内火”,损伤津液,出现口干舌燥、喉咙痛、睡不好、脾气大等“上火”症状。
这时候,喝点莲藕汤等,能够补充津液、滋养脾胃,身体也会舒服很多。
第五根:芋头芋头是我们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根菜,其性平,味甘、辛,归肠、胃经,具有开胃生津、消炎止痛、补气益肾的功效。
现代营养学研究认为,经常吃芋头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而这主要得益于芋头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此外,芋头中的粗纤维还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防止便秘。
芋头的吃法也很简单,可以煮粥,也可直接蒸熟食用。
第六根:山药对老人、脾胃虚弱的人来说,山药是补虚养阴的上佳食材。
现代药理学也指出,山药富含B族维生素、淀粉酶、多酚氧化酶、钾等营养素,能够健脾养胃,适宜糖尿病人食用。
但要注意,山药能助湿,湿盛中满、有积滞者不宜吃。
虽说大寒时节寒潮频繁不过,大寒也是一个转折的节气
寒到极致,就是温暖到来的时候
“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
大寒的到来意味着严冬即将结束
春天悄然光临
本文综合: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养生中国编辑:徐倩
责编:佘悦
审核:吴家全
往期回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