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这种稀有材料之所以有剩余,除了工匠在制作红木家具是对材料的精选细挑而产生的剩余之外,红木原料其本身就有不定的缺陷,并不能用于制作红木家具当中,而这些儿或多或少的缺陷也让设计师充分的利用了起来。
每一棵红木都是唯一的,每一块儿原料的开裂、结巴、空洞都是独一无二的,设计出来的产品即使是同样的,但还是有很多的区别。工匠通常能够摆脱常规,重复使用,设计具有独特个性的产品,给予红木余料一个新的生存方式,让其显示出自己的价值和美感。
如何使剩余的材料完美地显示其余热,这是家具设计师的工艺技术显示,不同的残余材料具有不同的利用价值和不同的设计理念。
1.开裂余料:一般红木是死细胞树,它没有完全破裂,但它会轻微破裂,如果它被修补还是很美观的存在,俗话说十个里九个空,这种材料是因地制宜的。例如,将其稍作加工修饰,制成多肉植物的花器或笔筒放在室内也可以别具一格。红木结疤也称疖子,是天然形成的,适当的处理可以将其给使用者带来自然而大方的装饰效果。例如,用烫印技术对结疤红木其进行修饰改造,使其成为一件工艺品。
2.方料:红木剩余材料中的方料主要用于体积小的工艺品制作上,其所具备的木材本质特性能带来别具一格的感受。例如,挪威设计师LarsBellerFjetland设计了这些名为Re-turned的木头小鸟玩具。这些鸟是用方料制成的。另一个例子是采用红木材料设计的云纹U盘,结合现代日常生活用品设计上的运用,以满足现代人的习惯。
3.异型:即在红木剩余材料中的异形材料,由于加工成批,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则拼接成一整块,并制成不同的工具,如一些小饰品,艺术品,笔架等。同时,其余部分材料可制成书签,名片夹,挂钟,衣架,容器,玩具等。简而言之,在设计师的手中,不起眼的材料可以变得有价值,特别是红木。
红木余料再利用的设计原则是“因势利导”、“取长补短”。从外形分析,废料粗旷,边角料较为规整。对之适当加工,即可形成粗旷、质朴的红木物品,以及高端、精致的红木小件。而且,对于红木余料中的废料,由于它的独特性,将其向个性方向发展,可以设计饰品、摆件。
而边角料主要是由于使用面积或体积不够而被剩余,可以利用拼接纹理将其组合成较大料再进行制作产品。或者,直接利用边角料设计制作较小的物品。
不要小瞧任何一块红木余料,说不定,不经意间它就成为一件让人过目不忘的珍品。